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 (宣妍)据北京市工商局近日通报,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率为83.34%;房地产经纪专营机构备案率为89.4%。人民财经调查发现,一些房产中介在遭遇财产或信誉危机时常会选择“更名换姓”、变更企业名和法人以躲避投诉,还有个别企业干脆直接“无牌照”经营。
另据报道,目前全市房地产经纪机构总数达到12454户,已在工商部门备案的10379户。这也意味着还有大约2000多家房产中介机构未登记备案。
只要手上有房源 备不备案无所谓
人民财经调查发现,在6号线东边地铁褡裢坡附近类似于顺驰地产、好莱屋等房产中介随处可见,其中一些小中介甚至没有门店,仅有两三个工作人员。记者以租户身份了解情况时发现,一些房产中介不愿意提供营业执照、房东房本复印件、房屋授权书等有效证件。一再坚持下,中介便称“签完合同就给看,不签不给看”,签完后便左顾而言它,不了了之。
一些租户表示,签完合同后已经“盖棺定论”了,看不看都没什么意义了,不给看也无所谓了。租户李女士就表示,小中介介绍的房子往往便宜些,有时候也管不得他们有没有营业资格了,只希望居住期间平安无事。
备案中介“更名改姓” 注销再注册是常事
公司注册与注销的便捷化,让房产中介逃避责任方便了许多。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北京业主王先生(化名)投诉说,他在2011年10月5日和北京华美世嘉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委托代理合同。但因为华美世嘉违背合同内容擅自在其屋内打隔断,双方对簿公堂。尽管北京西城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业主一审胜诉。中介仍不服判决结果,不但对结果置之不理,还恐吓业主说:“我跟你这么讲,再过两天这公司已经没了,不在了,你就掂量着办吧,你就完了,你再打这个电话就不是这个公司了。”
王先生般的遭遇在北京租户中也特别普遍。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很多房产中介为躲避投诉或财产危机常常将公司注销再开张,有时甚至还未重新注册便已“开门做生意”。“北京天齐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就曾换了好几次名字,老板和员工还是那一群人,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口碑和信誉都极差”。
执法面临“进门难、取证难、执行难”
今年10月份,北京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针对群众投诉集中、涉及违规打隔断出租的中介机构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据市住建委网站提供的消息,在这次执法中发现普遍面临“进门难、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当前黑中介屡禁不绝、治理难主要是因为黑中介通过频繁变更公司名称和法人、变换办公地址,采取虚构家庭骗租房东住房,然后转手非法群租。
市住建委消息称,由于公司没有营业执照或未到区县房屋管理部门备案,找不到公司和从业人员,有的即便找到了从业人员,根本不配合行政处理和处罚。有的向公安部门报警,但因公安不能认定为诈骗不受理。有的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院不知公司经营地,无法将传票送达,有的即使官司打赢了,黑中介和违规从业人员也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治理效果极不乐观。
北京天问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远忠律师表示,为逃避责任不退换租户钱款,注销后重新注册公司的行为属于敲诈行为,应受到严厉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注销公司依法依照相关步骤组织清算后,方能办理注销登记,公告终止公司。工商管理机构在中介公司注销前必须对房产中介公司进行严格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