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中部崛起

浙江海盐“就地城镇化”探新路

黄 平

2013年12月17日08:26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浙江海盐“就地城镇化”探新路

  中国城镇化道路怎么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在何处?浙江海盐县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就业方式转变与公共服务延伸,探索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多选择的农民“就地城镇化”道路。

  据悉,海盐县目前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98︰1,收入差距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位专家认为,海盐因地制宜探索“就地城镇化”道路,不仅推动了城乡有机融合,也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城镇化路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海盐建立了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和城乡一体化产权流通股市场,以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同时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解决农民的城镇化,首先是保障农民的权益。海盐县规定,在农民已有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再增加集体资产股份收益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

  多年来,由于没有房屋所有权,农房只具有居住功能,是真正的“不动产”;有了房屋所有权证,农民就能将手中的“死资产”变为“活资本”。目前,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启动,村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将来想拿房子做抵押贷款,办个‘渔家乐’。”

  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解除农民束缚,让农民在城乡间自由迁徙,海盐县探索将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社区股份制经济组织,使村集体组织成为市场主体,通过资产量化折股,把原来虚拟的共同体所有改为实在的人人所有。

  武原街道东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顾其明告诉记者,2002年合作社成立之初,他领到716.5元分红,而现在已经涨到2000多元。“以前就怕进了城,集体资产没了份,拿到股权证后,心里就踏实了。现在村里人人都关心集体资产的运行情况,盼着企业越做越大。”

  “确权”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要素的资本化流动提供了前提,“赋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财产性收益和就业收入,满足了城镇化的内在需求。海盐县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海盐县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化,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财产性收益。截至目前,海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已达到55%。

  据海盐县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主任陈小华介绍,成立这个中介组织后,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明显增强,从前因农户之间口头约定流转而造成的纠纷消失了;流转的效率也大大提升,曾有企业只用38天时间,就找到了合适地块并签订了流转合同,这样的速度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确权赋能”外,海盐县通过基础设施均等化、公共事业均等化、社会保障均等化、社区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高品质生活。

  如果说“确权赋能同待遇”为海盐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让农民进城心里有了底气的话,那么,确立“第一书记”制度,则是农民进城的组织保障,让农民进城有了“领路人”。

  从2012年起,海盐县建立了“第一书记”工作制度,选调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兼任重点扶持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由县财政给予专项扶持资金。“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是破解资源要素的制约,因村制宜找对发展路子。力争通过3年时间的帮扶,帮助所有村新增收入稳定在15万元以上。

  县长章剑担任澉浦镇六忠村的“第一书记”,他以该村地处4A级旅游景区南北湖的优势,明确休闲旅游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并推动六忠与保山、永乐两个村抱团发展,以土地、货币资金入股旅游小镇农贸市场,共享市场租金收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表示,海盐县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高效率的政府服务系统等,是真正建设新农村,而不是城市的“后花园”,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责编:李彤、刘然)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