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中原首条地铁载客运营 古城郑州驶入地铁时代

2013年12月29日12:0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12月26日,由中国铁建铁四院总体设计、历时四年半建设的中原第一条地铁线——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通车运营,中原人民翘首期盼的地铁梦想成为现实。

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西流湖站,终于体育中心站,线路长26.2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20座。

工程技术创新,铁四院玩转“尖板眼”

铁四院在郑州地铁1号线设计中引入了国际先进的地铁运营理念,节能、环保在工程设计和设备系统招标中成为重要指标。

铁四院城地院副总工程师、郑州地铁1号线项目设计总体负责人吕小应说,本工程主要技术创新有以下三项:

郑州地铁能量转换系统技术全国独有,甚至世界领先。为减轻列车重量、降低运营过程中的能耗,1号线一期工程将列车车载制动电阻移至地面。经计算,采用制动电阻地面化方案,节省工程投资约2000万元,每年节电约105万度。

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在郑州深基坑工程中首次得到应用。吕小应介绍说,郑州1号线自京广铁路以西地段地貌单元属黄淮冲积平原地区,为富水区。为妥善处理地下水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在1号线试验段工程中的农业南路站、东风南路站首次采用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并获得成功,属郑州地区首次成功施做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经对比,三轴搅拌桩的止水效果明显优于高压旋喷桩。

通信系统采用了软交换。铁四院在设计中准确把握电话交换技术向IP化转变的发展动向,在1号线一期工程中引入软交换技术方案。该软交换系统增强了系统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建设和维护工作效率,提高车辆与车站系统传输通道的安全可靠性。并通过此次研究及试验,选择最先进的、可实施的技术,率先在全国地铁行业使用先进技术进行组网,实现科技地铁的目标的实施,带动行业内的此项技术的发展。

环境和文物保护,造景与“让路”协调统一

全线绕避了碧沙岗、二七广场、商城遗址等重要的环境敏感点和文物保护单位。线路在紫荆山公园内设站,无法避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河博物馆,设计中采用了原貌平移的措施加以保护。线路穿越民房或居民住宅时,采用轨道减振措施以降低噪音和振动的影响。本工程风亭、出入口均采用钢结构体系,在材料与色彩上与城市的主色调保持一致,并且结合景观平台及城市家具,绿树植被间或其中,营造了一系列连续而宜人的城市景观。(李再良)

铁四院郑州地铁1号线设计团队。(徐惠敏摄)

郑州地铁1号线郑州火车站站。(李再良摄)

郑州地铁1号线西流湖站。(李再良摄)

喜乘郑州地铁1号线的郑州市民。(李再良摄)

郑州地铁运营中心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