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人寿投资部总监 刘思恩
本周保监会出台了一个新的资金运用管理规则,其中有一条规则,允许所有权益类投资占保险公司总资产的30%。次日某财经媒体大标题说“保监会放开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限制”、“险资入市比例提高”等。其实保险公司以前就允许投资20%的股票加股票基金,另加10%的非上市股权。这次的制度变化,并没有提升保险公司总的权益投资上限,只是在30%的大类资产比例限制中,允许更自由地调整结构。
更本质的问题是,假使保监会真的把股票投资比例上限变成100%,又有哪家公司敢真的满仓买股票呢?原来保险行业平均的股票和股票基金投资比例也就10%左右,印象中还没有突破过15%。所以这次的政策调整,或许有长远影响,但短期而言并不会对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结构发生实质触动。
保险公司之所以不敢大比例投资股票,原因其实很简单:保险公司的投资,其实是在用借来的钱投资。大多数保险产品最后都要还给客户一个约定本息的金额,所以客户是保险公司的债主而非股东。和银行、券商这些金融机构一样,保险公司的负债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资金运用中更追求稳定、长期的利差,而非短暂的暴利。
说到投资带来的利差,其实这只是保险公司利润来源的一部分。理论上,保险公司运作的利润来自“三差”,即死差(财产险公司为事故差)、费差、利差。这三者中,似乎死差估计最有科学依据,费差估计最拍脑袋,而利差估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相当复杂。
比如某公司卖了一批终身寿险,预计准备金(大致可理解为负债)为一亿元,期限30年,内部估计投资收益率做到4%以上就保本。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买1亿元的30年债券,收益率超过4%,就可以拿去匹配负债了。但现实情况没那么理想。比如你不一定能及时买到超长期债券去匹配;二来中途可能有退保,而债券本身有价格波动,保费进进出出时,靠频繁买债卖债应付,是要焦头烂额的。而眼下更现实的问题是,你算好给客户4%,自己能保本,但市场上竞争对手给客户的都是5%,那就逼着你去动别的脑筋,比如接受更高的信用风险,比如用短资产配长债或长资产配短债,比如炒股票。
理论上股票长期而言能赶上GDP、赶上通胀,战胜大多数债券。但这只是理论。实践中用市场历史去证明这个理论的,也只有少数国家——毕竟,股票这东西在人类历史上,也没出现多少年。买的股票估值再便宜,但盈利最终是要反映在股价波动上的。也就是说,价值投资者和投机者,最终都是要靠市值的成绩单来反映结果,不像债券那样,最后的结果是借贷契约本身约定的。但是市值根本上是供求关系决定的,由买卖行为决定的。一个股票,市盈率是50倍还是5倍,都是合理的。所以无论投资者还是投机者,其行为背后的逻辑就是,自己的研究和判断比周围人高一筹,而我的成功是建立在周围有一群傻子基础上的。
目前保险行业总资产约8万亿元,股市总市值20多万亿元。即便保险资产只有20%进入股市,也占了总资产的8%。考虑到A股有些筹码是长期沉淀的,那么保险资金的占比会更高。一个行业的入市比例越高,越接近于“左手玩右手”的状态,超额收益越来越少。更何况基金、QFII这些机构投资者,也不是吃素的。再过几年,号称自己有专业投资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占市场的七成以上比例,那时周围还有多少傻子给你提供超额回报呢?
所以,眼下保险行业10%左右的股票投资比例,可以说是主观选择的结果,但也可以说是由保险自身特点和股票市场规律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当然,保监会放宽权益到30%的上限,不是没有意义的。毕竟还存在打新股、参股非流通股这些游离于二级市场搏杀之外的盈利模式,新规就是为它们准备的吧。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