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3月9日电(记者齐海山)“中国目前粮食调出省(区)只有5个,而东北地区占3个。”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说。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是中国粮食调出省(区),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的“蓄水池”。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中国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粮食主产区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
黑龙江垦区曾被人们称为“北大荒”,凭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三代北大荒人的不懈努力,以占全国1/4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28的粮食,保障了全国1/14人口的吃饭问题,被国家誉为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近年来,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潜力逐年释放。东北四省区粮食总产量在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3年的24.1%,2013年总产达到2904.74亿斤,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其中玉米是该地区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同时也成为国内第一大粮食品种。
此外,东北地区已经成为粳稻、玉米等商品粮的供应地,东北的粮食外调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
“东北粮食主产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北粮南运’格局已经取代传统的‘南粮北调’。”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
据了解,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由十年前的14470.1万亩增长到2013年的20913.1万亩,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也由6468万亩增加到7821万亩。
吉林省气象专家秦元明说。气候变暖促使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东北地区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范围明显北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增长。
“吉林省可开垦后备耕地资源约占目前耕地的3%,特别是西部地区有200多万亩土地从未耕种过。”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说。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不断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东北粮食主产区成为主要受益地区之一。
东北四省区现已开始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总面积达3800万亩,按照亩均投入1000元的标准,节水增粮行动总投入为38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28亿元。据介绍,节水增粮行动在东北地区至少能增产200亿斤粮食。
为确保东北地区粮食销售顺畅,中国政府几乎每年都要出台粮食收购补贴政策。2013年,东北三省之外的其他28个省份到东北地区采购粳稻和玉米,运回本省销售、加工或转为储备的,财政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每吨140元。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