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西藏、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立足西藏、新疆自治区实际,全力支持两区重大项目、特色产业和民生工程,带动广大农牧民致富奔小康,努力为西藏、新疆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农行先后两次出台支持西藏、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政策,重点在信贷投入、项目准入、授权管理、产品创新、财务资源、网点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截至2013年末,西藏分行各项贷款余额314亿元,新疆分行(含兵团分行)各项贷款余额894亿元,贷款份额均保持当地同业第一。按照中央把西藏建设成为“两屏障三基地”、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总体部署,重点支持了两区一大批交通、电网、能源、通讯、城建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在西藏,农行向拉萨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贷款4亿元,解决了老城区内3500个街面经营摊位及冲赛康批发市场3007商户的安置问题,增加了1156个停车位,深受老城区人民欢迎。在新疆,农行2013年贷款余额同比增加173亿元,投放量创历史新高,受到自治区党政的充分肯定。
农行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营业网点有441个,离边境线两公里以内的营业网点190个,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为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力支持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农行着力支持两区开发当地特色资源,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在西藏,农行近年来累计向自治区藏药厂、聂拉木藏药厂、阿里外贸等10余家藏药经营龙头企业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1.7亿元,促进了藏药新品种的深度开发,带动了藏药产业链的农牧民致富。
在新疆,农行按照“一县一品、一县一策”的思路,保证特色林果产业链上各环节主体融资都能“进得来”、“贷得到”,打造独具新疆特色的“甜蜜事业”。近两年,累计发放特色林果业贷款210亿元,支持林果企业98家、果农2.3万户,农民实现人均林果纯收入超过1000元。
针对新疆兵团棉花收购时间集中、区域集中、资金集中的特点,农行扩大兵团分行龙头企业季节性收购贷款审批权限,全力支持兵团调整“白色”产业结构。近两年,向兵团棉花产业集群企业授信170亿元,全面提升棉花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目前,农行对国家级、兵团级棉花产业龙头企业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1.3%、83.8%。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农行在西藏、新疆成立了48家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建立了适合西藏、新疆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制度。在积极推广现有小企业简式贷、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特色金融产品的同时,加快业务创新。
在西藏,农行推出“雪域成长贷”、“退税托管质押”等金融产品,截至2013年末,共支持藏区中小企业700余家,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83%。在新疆,农行先后推出“简式贷”、“智动贷”、“厂房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和县域中小企业动产抵押贷款等一系列专属金融产品,全方位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近两年,新疆两分行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长134%,贷款余额增幅达213%。
持之以恒做好农牧民金融服务。农行采取物理网点、电子渠道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对农牧民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在西藏,农行以“钻、金、银、铜”四卡为平台,推出了系列小额信贷产品,农牧民无需担保抵押,随用随贷,随借随还。截至2013年末,农行为全区98.8%的农牧户发放了“农牧户贷款证”,受益农牧民达38万户。同时,积极配合西藏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发放安居工程贷款44亿元,惠及农牧民30余万户。如今,祖祖辈辈在马背上生活的农牧民,大多住上了新房,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话,走进了现代文明。
在新疆,农行累计认定示范农户12万户,近两年投放农户贷款173.6亿元。金穗“惠农通”电子机具重点区域行政村、乡镇覆盖率分别达到91%、92%,兵团团场连队电子机具覆盖率达到100%。
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近两年,农行整体改造网点493个,完成了所有县级支行和重点乡镇网点的电子化建设。组织开展了三轮高强度、高密度对口培训支援,从北京、上海等17家沿海发达地区分行累计选派329名专业技术骨干,分别与西藏、新疆辖属的二级分行和县级支行进行对口支援,每轮为期半年,帮助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农行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以“夏季进藏”与“冬季出藏”,“派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方式,每年从西藏、新疆分行及辖内机构选派业务骨干200余人,到总行参加专门师资培训,培训结束后再到东部发达地区行跟班实践,实现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边疆发展的能力。
(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