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3月14日电(彭卓)办卡时笑脸相迎,退卡时回避拒绝。近年来,“预付卡”“会员卡”等一类商家优惠卡,在餐饮、娱乐、美容等多行业广为流行的同时,也被冠以“办卡容易退卡难”的身份标签。
消费者:办卡容易退卡难
“小半年过去了,我始终没能拿到退款。”王女士曾在沈阳某美体中心办理了价值1万多元的减肥卡,还没等去就因身体有恙,被医生告知不宜减肥,萌生了退卡之意。“当时经营者看到我的医院诊疗记录,虽同意给我全额退款,却几个月一直声称手头没有现金。”
不久前,34岁的刘松在沈阳铁西区某健身中心办理了1张2000元的折扣健身卡,后因工作调动至外地,前去退卡时被告知“不能退”,如想转给他人,需另行支付800元“转卡费”。
“卡肯定是不能退,只能花钱转让。”该健身中心工作人员岩岩表示,“转卡费”包括重新签订合同的劳务费、防止折扣卡被正价卖的风险费,“这不是霸王条款,是全行业的普遍规矩”。
据刘松回忆,办卡时该中心工作人员只注重介绍优惠力度,对于“不可退卡”和“转卡费”仅有寥寥数语匆匆带过。“虽合同上有所显示,可他们并没给我时间阅读,一直催着我赶紧交钱,让我有种被蒙骗的感觉。”
“预付卡不仅难以退还,其续卡需整百上千充值的死板规定,彻底套牢了消费者。”沈阳27岁的白领周晓静表示,自己已为各色预付卡充值了数千元。“使用预付卡有时的确能打折,商家大多要求,只有商品全额刷预付卡里的钱,才能享受折扣。”
商家:筹集资金维持运转
不久前,沈阳45岁的浴池老板安树堂获评“感动沈阳”人物,还被网友称为“最讲究的东北纯爷们”。获评原因很简单:安树堂在自身举债的情况下,面对浴池拆迁,将顾客预先购买的澡票、澡卡予以退款。
预付卡“办卡容易退卡难”,现已成为美容、美发、健身、洗浴等服务行业的“潜规则”。沈阳某连锁发廊负责人李鸣说,推出预付卡,除了能够拴住固定客源,给店家带来收益之外,利用顾客预付的钱维持周转,保证资金链条不断裂,也是预付卡大肆流行的主要原因。
“很多美容院、发廊都是借款开业,为了维持运转和扩建,需要大量资金注入。预付卡可以带来相对大额收益和固定客源,还省去了同等款项的借贷利息。就像利用几张信用卡平衡借贷,一旦某张卡刷爆,则整个支付链条断裂。因此商家为确保顺利经营,都想尽办法不退卡。”李鸣说。
虽有诸多不满,很多顾客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预付卡好办难退。有些消费者更是遭遇:没等预付卡消费完,商家却宣告倒闭,或告知无钱退还卡内余额,或干脆跑路消失。
对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张诚指出,预付卡的持有者属于债权人,其行为类似企业的商业信贷。“债权人有收回债务的权利,且与持有股权的企业风险投资者不同,没有与经营者共同承担破产风险的义务。即使预付卡经营方破产倒闭,也应按税收、员工薪酬、债权人、股权人的次序,将自身资产折价出售,尽力偿还。”
消协:通常以约谈经营者方式介入
面对预付卡带来的经济损失,大多数顾客像王女士和刘松一样,抱着“破财免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对此,张诚指出,预付卡退款属于债权人单方面毁约,理应按事先约定,得到相应的债务偿还。“如果购买时预付卡享受相关折扣,退款时应按比例折现退款。商家没理由不退。”
针对部分商家出售预付卡时,避重就轻的讲解行为,天津日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婷表示,商家店铺为消费者提供的是格式范本,依据《合同法》,商家有义务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也有所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工作人员郭红英表示,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损时,应及时投诉,为保护自身权利斗争。“消协接到消费者投诉后,通常以约谈经营者的方式介入,按规定的调解程序,组织消费者和经营者协商,督促经营者解决问题。如果经营者没能意识到自身问题,且不肯主动处理,消协将对其予以曝光,并联系、移交给相关部门,依法有据处理。”
沈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罗洪阁提醒消费者,办理会员卡或预付卡时,应选择信誉度高、形象好的商家,可要求商家出示工商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尽量选择小额卡。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