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难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完善农村多层次融资渠道,2009年银监会计划3年内农村资金互助社数量达到161家。然而,截至目前,全国农村资金互助社数量仅为49家。
纵观互助社发展历程,不仅数量上未达预期,质量上也是良莠不齐。银监会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性质是由村民自愿入股、为社员提供服务的互助性金融机构。但是部分互助社违规经营,高息吸储、高息放贷,甚至办成了“山寨银行”,再加上风险控制不足,导致出现了大量贷款违约,最后甚至出现了互助社挤兑和倒闭现象。
农民到底能不能办好资金互助社?苍溪县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7年来,坚持只为社员服务,取之于农民,用之于农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牢牢控制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以及资金安全风险,用账本上漂亮的数字给了这一问题肯定的回答。该互助社的成功,关键在于恪守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定位,坚持社员“合作互助”的本质,用社员监督社员,实现了贷款去向的可控可测,将风险控制在熟人社会里,这一经验值得思考借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