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摆脱中产之困 期待梦想成真

丁 刚

2014年10月14日04: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扩大中产阶层的队伍不是易事,而满足其需要,确保他们不会重新落入贫困,可能更难。这是巴西在崛起进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近10年来,巴西取得的最耀眼成就是3600多万人摆脱贫困,跻身中产之列。国际劳工组织今年6月公布的数据表明,拉丁美洲已成为全球中产阶层增长最快的地区,巴西名列前茅。

  不久前结束的世界杯显示了这一“脱贫效应”的正能量。据国际足联调查,80%以上买票进场看球的巴西观众,其收入都在中等之列。一位球迷说,虽然仍需省吃俭用才能攒够到各地赛场看球的费用,但这在10年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大批原来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民众有了稳定的收入和补助,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为巴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巴西渐成拉美实力最强之国。

  中产阶层规模的扩大也改变了足球在这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分量。此次世界杯大赛之前,部分城市曾出现示威活动,一些中产人士走上街头,要求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公交状况、反对腐败现象。足球因中产阶层的崛起而开始回归体育与娱乐。

  今天巴西的中产阶层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对足球充满感情,但他们也同世界各地的中产阶层一样,更关心公平的分配,期望能有更好的教育、医保和更稳定的工作机会,以及足以维持他们家庭舒适生活的收入。足球已不是生活的全部。

  即使对于那些仍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来说,足球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是走出贫穷的“独木桥”。巴西政府在过去10多年里实施的扶贫计划,让很多贫民窟的孩子有学可上,并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技能。

  但是,中产阶层队伍的扩大并不意味着稳定唾手可得。当贫民窟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了选择就业的能力;当许多贫苦农民也有钱买票,从千里之外来大都市观看足球比赛,他们对生活、对福利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正如美国政治学者福山所说,中产阶层期望的不仅仅是家人的安全,还有更多属于自己的选择和机会。

  中产阶层是最主要的纳税群体,他们无时不在关心着医疗、教育和公交等问题,也往往对这些服务的变化最为敏感。去年,因汽车票价上涨10美分,百万巴西人走上街头示威抗议。

  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脱贫计划不难,难的是能否让这一大批从贫困的“沼泽地”中走出的人群能够继续迈步向前,逐步远离贫困,而不是总在“沼泽地”的边缘徘徊。

  未来的挑战不仅仅针对执政者,同样也针对中产阶层自身。国家既要分好蛋糕,更要能把蛋糕做大。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需要靠政府更公平的分配政策,同样也要靠中产阶层自身素质的提高。

  今天的巴西,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激烈竞争的挑战。巴西人,尤其是那些走上街头要求有更好福利、更好教育的年轻人,能否具有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是否做好了激烈竞争的准备?唯有他们的努力,才能使“未来之国”的梦想成真。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14日 23 版)

(责编:胡挹工、王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点击抽大奖点击抽大奖
  • 多轨制致养老金差距加大多轨制致养老金差距加大
  • 盘点A股的明星股东们盘点A股的明星股东们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