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强根铸魂,航天加速度

2022年06月13日08:20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强根铸魂,航天加速度

近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空间工程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以“领航”“堡垒”“先锋”三大工程为载体,党委的领导能力、党支部的组织活力、党员的发展动力“三力并发”,在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质量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推动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创造性地解决公司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促高质量发展的铸魂之路。

领航定向,铸牢“根”和“魂”

2017年年底,空间工程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于2019年被确定为国企混改第四批试点单位。

“作为空间工程领域的‘新生儿’,公司成立之初困难重重,迫切需要以党建为引领闯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空间工程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吕东明说。

自成立以来,公司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一体推进,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采取党委决策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设置,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公司经营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

2022年年初,空间工程公司引入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等6家实力雄厚的外部投资者。然而,外部资本占比的增高不仅没有削弱公司党建工作,反而使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引战前,公司就把认同党的领导、支持党建工作作为选择合作伙伴的基本条件;引战后,公司结合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形态、经营模式变化,厘清各主体权责边界,坚持决策质量与效率兼顾。

在组织架构上,公司把党委领导与治理结构有机融合;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把党委把握全局与董事会重大决策有机融合;在经营管理上,把党委推进重大决策与经营层贯彻落实有机融合。

132次党委会讨论300余项议题,前置研究发展战略、重大项目立项等重大经营管理决策事项70余项。公司成立以来,党委充分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为打造世界一流空间产业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筑牢堡垒,疏通“经”和“脉”

空间工程公司成立之初,便在发展规划中给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从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点入手,实施“旗帜领航、三年登高”计划。

目标引路,制度护航。该公司在实践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构建了“清单化明责、规范化履责、精准化问责”的党建工作体系。

清单化明责,以党支部责任清单、党支部委员履责清单、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清单和党员积分清单为载体,明确各责任主体责任,推动知责明责;规范化履责,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主题党日活动指南》为载体,对27个党建具体业务项目明确工作要求,全面推行党支部组织建设、组织生活、党员管理、信息台账、宣传阵地“五个标准化”;精准化问责,则通过健全完善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的动力机制和党建工作月小结、季督查、年度考核评议的考评机制,将党支部考核与领导干部任用、绩效兑现挂钩。

连续5年的党建考核打通了党建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工作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再到“我要干好”的转变。

打造先锋,凝聚“力”和“效”

空间工程公司现有党员189名,占全体干部职工的62%。公司党委坚持以心塑行,通过不断地传承、融合、再造,把党员队伍打造成为攻坚克难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公司坚持党员与骨干双向培养,在重大项目、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优秀年轻骨干,重点型号党员占比均达到50%以上。5年来,189名党员始终冲锋在主战场。

型号任务迫在眉睫,党员们放弃数月劳顿后的春节假期,毫不犹豫买票出征。在巨大的进度压力下,试验团队党员3天内睡了不到9小时,完成了正常情况下7天的测试内容。为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党员们骑行10公里上班,或在办公室打起地铺。

以400天的“航天速度”打造武汉卫星产业园,并建成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天鲲二号卫星、天平二号A星在18小时内先后成功发射精确入轨,创造了中国航天科工卫星发射史上最小时间间隔的纪录……在大家的坚持奋斗下,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接连传来。

发展强,党建才有说服力;党建强,发展才有持续力。新征程上,空间工程公司发展仍大有可为,正如一位投资方的高管所说:“看到空间工程公司有这样领导有方的党委、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和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公司发展的信心。”(记者崔兴毅 通讯员陈静)

(责编:赵竹青、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江南华南西南将迎强降雨 水利部针对福建等七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预报,6月12日至14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江南南部东部、华南大部、西南东南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珠江流域西江干流部分江段以及广西桂江,广东北江、韩江、贺江,福建闽江,江西赣江、抚河,湖南湘江等主要江河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两部门:紧急预拨3.6亿元资金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任妍)记者从财政部获悉,6月10日,财政部、应急部紧急预拨3.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其中3.4亿元拨付湖南、广西、贵州等南方12个省(区、市),支持地方开展防汛救灾,由地方统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2000万元拨付辽宁省,用于解决城乡居民用水困难,购买、租赁应急储水、净水、供水设备,组织人员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等工作。 财政部要求,各地方要及时下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