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能源供给质量提升,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保供“压舱石” 降碳“排头兵”
植被郁郁葱葱,亭廊错落分布,阵阵凉风袭人,还能俯瞰周边山水。经过科学治理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矸石山,成了周边群众避暑打卡的好去处。这是曾经的“煤老大”转型的缩影。围绕“稳煤、优电、增气、上新、提效”的思路,山西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能源供给质量得到提升,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绿色智能开采,当好能源“压舱石”
绿色开采正按下加速键。古交市屯川河畔的屯兰矿下,“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地面注浆站将浆料源源不断地注入煤层。“把无用的粉煤灰,经科学配比以注浆方式充填到井下关键层。”山西焦煤屯兰矿副总工程师王艾军介绍,去年该矿采取关键层充填工艺多回采优质焦煤118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380万元,还有效防止了地表塌陷。
开采变得更“聪明”。日前,在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金辛达煤业,随着工作人员郭金超一键启动,203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采煤设备开始自动工作,煤层随之滑落在输送机上,被源源不断地运出。“我们工作面‘切眼’单班作业人员由原来的8人减至4人,人也省劲多了,效率还能提高一倍以上。”郭金超说。据介绍,山西焦煤加快推进智能矿山建设,已建成366个无人值守场景。
“‘十三五’期间,山西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685万吨/年,通过减量重组,先进产能提高到78%,为保供期间快速、有序释放产能打下基础。”山西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煤电供应形势一度紧张,山西成立保供专班,提出“三稳三不准”要求。山西坚持从“国之大者”出发,全力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自觉扛起稳产保供政治责任,2021年煤炭产量11.93亿吨,占全国的29.2%,并以长协价保供16个兄弟省份。全省外送电量由2011年的693.89亿千瓦时,提高到2021年的1234.65亿千瓦时。”
蓄能项目加快建设,新能源渐成主力
日前,运城市垣曲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紧张施工。这个工程开工于2020年2月,总投资79.6亿元。“山西电网以火电为主,供电网络中的电能是无法存储的,用得多了会缺电,供得多了会浪费——这就需要有大型储能系统来‘熨平’这种波动。”山西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就像是一个“用水做成的巨型充电宝”,“目前,山西力争今明两年10个抽水蓄能重点实施项目全部开工。”
作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伴生产物,浓度在30%以上的瓦斯已成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但是30%以下的低浓度瓦斯利用仍是难题。华新燃气集团铭石煤层气公司研究出煤矿低浓度瓦斯直燃制热一体化技术,让过去废弃的低浓度瓦斯,摇身一变成为环保低碳的清洁能源。
氢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正成为山西电力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7月,山西省发电总装机1.184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3988.74万千瓦,占比33.68%。10年来,清洁能源累计发电量也已由2011年的47.85亿千瓦时,占比2.04%,提高到2021年的697.15亿千瓦时,占比18.14%,为降碳发挥着积极作用。
降碳成为共识,能源合作不断拓展
在山西,能源消费格局在不断改善。山西11个设区市城市建成区公交车、出租车基本更换为新能源车,实施新建居住建筑节能75%标准;累计新增清洁取暖改造608万户,城乡清洁取暖覆盖率达91%……多方发力之下,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超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山西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项关键内容,也是山西能源革命中的首创性引领工作。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已逐步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省内+外送”有效衔接的电力市场交易体系。自去年4月份起,山西现货市场实现不间断运行,运行时长全国第一。
能源基地山西,能源开放格局正不断拓展。与北京开展全“绿电”外送交易,与江苏建立送受电双方共同拓展省外电力市场新模式,与中亚、印尼等就能源矿产、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领域合作进行了对接……目前的山西,既作“压舱石”,又当“排头兵”,正以崭新的面貌,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1日 1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