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冬能源保供 看气象部门如何发力
11月,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采暖季,能源保供重点转为迎峰度冬。面对冬季容易出现的冷空气、大风、雨雪等天气,如何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如何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节能减排、提效增益?气象部门用精细化服务交出答卷。
“看天供暖” 气象服务有序高效
11月1日,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紫金南里社区的刘祥东家开始供暖,比常规供暖时间提前14天。“现在室内温度18℃,气温刚一下降,暖气就来了。”刘祥东感叹。
据了解,天津已连续7年提前供暖。每年采暖期,市气象局都会成立服务专班,滚动发布气象预报、气候趋势预测,针对寒潮和暴雪等重要天气过程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及服务专题报告,帮助能源部门及供暖企业“看天供暖”。
冬季供暖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早在今年10月31日,中国气象局就根据今年冬季气候预测,启动迎峰度冬气象服务专班,并印发《2022—2023年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工作方案》,加强能源气象预报预警服务。
根据该方案,服务专班将定期与能源电力部门开展会商,制作周报及专报,提供未来一周重点天气过程和能源影响预报,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力企业,实时沟通,不断提升能源电力服务质量和效益。
11月7日,安徽省气象局成立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和服务专班,常态化开展能源保供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11月9日,陕西省气象局与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方案,成立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工作专班,重点建立迎峰度冬能源保供会商联动机制、信息共享和服务反馈机制,为开展针对性精细化能源气象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针对冬季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对能源供应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开展了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气象服务,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从河北到内蒙古,再到河南,全国多地气象部门成立专班小组,各地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创新技术 助力企业节能提效
如果说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是气象部门的应有之举,那么帮助企业节能减排、提效增益,则考验着气象部门的创造力。
在对11月12日至13日的寒潮天气综合考量后,从11月13日0时起,北京市正式供暖,比法定供暖时间提前两天。
“供暖启动后,气象部门每日会向市城管委提供未来10天分区精细化预报,包括北京市观象台及各区的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常年日平均气温等。遇有高影响天气过程,还会提前发布《供暖气象服务专报》。”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预报员王华介绍,供热部门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气温变化趋势,并通过当年与常年日平均气温的对比,了解对全市供暖影响较大的强降温、持续低温过程,做到供热精准调节,确保供热达标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11月1日,辽宁省鞍山市正式供暖上水。而在10天前,鞍山市气象局与市供暖办联合组织专业人员,前往全市40多家供暖企业、锅炉房“问需”,为各大供暖企业提供供暖气象指数,帮助企业更好地节能减排、节约成本。
针对冬季容易出现的暴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和电线结冰、电线舞动等影响供电安全的情况,哈尔滨市气象局增加预报频次,细化相关预报预警产品,电力保供有了“稳压器”。
在天津市,气象部门则针对不同的节能建筑类型,开展前馈式供暖调节服务。该项研究以基于不同气象要素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影响,确保室内恒温为目标,根据未来一小时预报信息为供暖企业实时给出最新的供回水温度调控建议,实现建筑按需供暖、动态调控供热。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偏低,全国气象部门将全力以赴做好冬季能源保供气象服务,为安全度冬保驾护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迎峰度冬能源保供 看气象部门如何发力
- 11月,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采暖季,能源保供重点转为迎峰度冬。面对冬季容易出现的冷空气、大风、雨雪等天气,如何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如何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节能减排、提效增益?气象部门用精细化服务交出答卷。…
- 一行两会一局: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 “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是比较有力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改善社会领域供给的重要举措”“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中国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将保持稳健运行”…… 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分别围绕货币政策、社会领域补短板、资本市场、中国外汇市场等业内关注的问题发表演讲,释放了哪些信息? 人民银行易纲:我国货币政策有力支持宏观经济 “受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加大了实施力度。”易纲表示,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降准0.25个百分点,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