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地幔柱或解开火星地震之谜
2022年12月06日08:56 |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活跃地幔柱或解开火星地震之谜
根据《自然·天文学》杂志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火星北部平原底下可能有一个直径约4000公里的活跃地幔柱,该地幔柱会引起火星壳抬升,并将热岩浆送到火星表面。这个地幔柱位于火星的埃律西昂平原,或许解释了该地区的火山和地震活动。
由于缺乏现今的地质构造和火山喷发证据,一般认为火星的地质活动并不活跃,尤其是与地球相比。然而,2018年至今一直在火星上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号”着陆器,最近探测到了微弱但持续的地震活动,这些地震活动可能来自附近一个最近形成的裂缝系统,其被称为“刻耳柏洛斯堑沟群”。刻耳柏洛斯堑沟群也是5.3万年前火星最近一次发生火山喷发的地方。
此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团队分析了“洞察号”和“刻耳柏洛斯堑沟群”所在的埃律西昂平原地区的地形、引力和地质构造。他们利用地球物理模型获得的证据表明,整个区域下方有一个地幔柱,组成地幔柱的热物质比周围环境的温度还要高95—285开氏度。地幔柱的核心正好位于刻耳柏洛斯堑沟群。和地球一样,活跃的地幔柱能引发局部的持续地质活动,包括被“洞察号”探测到的火星震,同时也是刻耳柏洛斯堑沟群底下火星壳缓慢裂开的原因。
以上研究结果或表明,火星是目前内太阳系中除地球和金星之外有活跃地幔柱的第三个天体。(记者张梦然)
(责编:赵竹青、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输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 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今年前11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687133标箱,同比增长18.9%,运输势头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开通线路已达78条,是去年全年的5倍多,创造了通道运营5年来的新高,运营范围新增了河南、河北、内蒙古、西藏等4个省份的13市21个站点,班列线路已通达我国17省区市的60市113站,实现我国西部12个省份全覆盖,并且延伸至中部地区,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通道沿线省市,通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