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山农答卷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 讯 员 王 静
在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时间仿佛被压缩了。从作物分子生物学到种质创新,再到作物生理生态,向来讲求稳扎稳打的基础研究也按下了“加速键”,国字头大项目步履紧凑,时有突破的消息传出,引来业界目光。
12月初,该实验室传出最新消息:王永红教授主持的“水稻和小麦超高产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项目获得科技部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王永红教授所在的山农大来说,将种质资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扛在肩上,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依托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发挥中国工程院束怀瑞院士、于振文院士等院士专家的智力优势,组建种质创新团队,强化基础研究,攻坚种子工程,书写了“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山农答卷。
甘坐“冷板凳”,找到了“走失”的关键基因
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在持续攻关20年之后,山农大孔令让教授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并克隆抗小麦赤霉病关键基因,为攻克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该研究不仅作为封面文章登上了《科学》主刊,还被纳入我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
山农大以农学起家,因小麦闻名。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校创制了100余项品种和技术,覆盖了过半中国麦田,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在2019年、2020年三破冬小麦全国单产纪录,为推动我国小麦单产从1952年的48.8公斤/亩增加到目前的390.4公斤/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对于在主粮种质资源方面的“话语权”,我国粮油饲兼用作物大豆面临着“先天不足”问题。这成为山农大专家们的牵挂。
栽培大豆原产于中国,由野生大豆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但现实是长期驯化和改良过程中丢失了约70%的基因位点,仅有少量基因资源被选择用于育种,严重的遗传瓶颈效应由此产生。
经过8年攻关,36岁的山农大教授张大健带领团队在《自然·植物》上刊文宣布:他们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基因组,找到了栽培大豆在进化过程中“遗失的”约七成的基因资源,“走失”的基因“回家了”。
成果,让人振奋;过程,一波三折。
相对主粮作物,大豆属于“冷门”,面临育种资源少、市场要求高、科研经费缺、科研人流失的难题。在山农大,一大批科研者却长期甘坐“冷板凳”,在花生、大豆、蔬菜、瓜果等领域里默默耕耘,一年又一年接茬,一代又一代接力。
北方的冬天可以不下雪,但不能没有大白菜。山农大教授李家文是我国大白菜理论研究的奠基者,几十年如一日地醉心于白菜育种研究。李教授逝去,接力棒传递到新一代科研人员手里。
段巧红追随着科研榜样——李家文教授,投身大白菜研究。段巧红教授说,甘坐“冷板凳”,扎实搞科研的山农大精神是可以传承的。
这两年,她的团队相继在《自然》主刊、《当代生物学》发文,揭示植物生长的秘密,为破解育种“卡脖子”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个“致富梨”卖出50元,将“国家奖”种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基础研究对新品种培育尤为重要。但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推广,基础研究往往“十年寒窗无人问”。尽管如此,山农大专家们还是瞄准农业短板,俯身于基础研究领域,成果产出呈全面开花之势。
在这里,付道林教授团队克隆太谷核不育小麦“国宝级”基因;张宪省教授团队解析激素调控植物干细胞机理;陈学森教授团队通过基因测序揭示苹果起源;李平华教授团队探索出高通量研究玉米转录因子调控位点新技术,使玉米基因编辑不再“大海捞针”……
“十年寒窗”需要主动而为,更需要制度保障。
对耐住寂寞坚持基础研究的人予以呵护和鼓励,一直是山农大的优良传统。落实到评价机制上,他们“以质量为导向,重方向看过程”,给科研人员压力,也给缓冲机会。对此,山农大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我们不断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机制,倡树‘十年磨一剑’的学术品质,鼓励老师们潜心科研、提高原创能力,甘于并敢于静下心来,等待花开。”
一粒好种子,要种到祖国的四面八方,造福于民。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坐落于山农大校园之中,“院士+专家”“大成果+辐射广”是其典型特征。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带领的五代园艺人的努力下,他们陆续培育出“山农酥梨”,“幸”“福”“美”“满”等红肉苹果,“鲁蜜”“鲁油”系列桃,“雪里香”“妙香”等草莓优质新品种……
如今,束怀瑞院士的接力棒交到了陈学森教授手中。后者带领团队育成的6个红肉苹果新品种,不仅填补了我国红肉苹果品种的空白,同时也将苹果育种年限由传统方法的20年缩短至15年,斩获了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其培育的优质、高产、耐储“山农酥梨”新品种推广面积大,单个梨子卖出了50元的价格,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致富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