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央行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

货币政策念好“稳”字诀(锐财经)

本报记者  王俊岭
2022年12月30日05: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0%。至此,进入12月份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投放流动性的天数已达21天。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经济活动持续回升、年末大宗消费旺季来临,岁末年初流动性需求有所增大。近期,央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有利于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1600亿元、1570亿元、2050亿元、2160亿元……连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一系列密集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年末流动性平稳。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注意到了央行近期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式和节奏的变化。“12月份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流动性投放的力度逐渐加大。12月初,每天逆回购总额大多为20亿元,自12月中旬之后开始明显提高,28日的逆回购额达2020亿元。不仅如此,逆回购的期限也从单纯的7天期扩展到了7天期和14天期相搭配。总体上看,稳健依然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赵锡军对本报记者说。

  赵锡军说,岁末年初不仅是企事业单位结算、汇款的密集期,也是不少家庭进行大宗消费品采购和更新的密集期,流动性需求出现阶段性升高。此时,央行进行及时、有力、精准、适度的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有效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与财政政策、就业政策、消费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等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着力保障重点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要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功能,有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支持力度。

  目前,两批合计7000余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支持项目2700多个;截至11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前三季度新增企业贷款超过一半投向民营企业;今年前10个月新增制造业贷款4.4万亿元,10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0%;截至今年三季度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9.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重点领域信贷资金需求的保障更加有力、资金投放更加精准。

  中国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引导商业性银行保险机构同步跟进配套资金支持,加快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引导银行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大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计算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同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提升绿色金融创新与服务能力,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发展。

  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简单概括就是总量要够、结构要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说,总量要够,就是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今年,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结构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说,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在“精准”和“有力”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总量上看,未来可以继续引导LPR适度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负担,激发有效融资需求;从结构上看,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输血’,特别是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精准滴灌。”董希淼建议。

  “货币政策念好‘稳’字诀,关键在于根据实体经济需要及时提供有力、有效的资金支持。”赵锡军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仍将是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特征。

(责编:胡永秋、白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2022年第六届可信区块链峰会召开 推动信任科技发展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王震)12月29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中国互联网协会区块链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可信区块链标准推进委员会和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可信区块链峰会以线上形式召开。 本次峰会以“用科技创造信任”为主题,围绕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构建价值互联网可信底座等关键议题,众多业内产学研专家共话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生态最新进展,发布最新成果。…
“新冠病毒感染者购药保障平台”上线 已覆盖11省市服务近220万患者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申佳平)12月29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何亚琼介绍,针对一些地区抢购囤药,患者对部分紧缺药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组织阿里大药房、京东健康、美团网等大型电商平台,在天津、石家庄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冠病毒感染者购药保障平台”。 目前,该平台已在北京、浙江、河北等11个省市上线运行,投放各类药品660万人份,服务近200万名患者,农村偏远地区服务人群占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