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资委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

本报记者 杜雨萌 见习记者 毛艺融
“国资委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考核、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等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5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上海调研期间如是说。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短短三天内,国资委第二次提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月1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时指出,“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具有战略导向作用和骨干引领作用,并且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经营实力,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央企需要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拓荒牛”和“领航员”。
田利辉表示,国资委多次强调推动央企加大在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意味着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面亟须迎头赶上,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展时代前沿科技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央企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取得不俗进展。
记者从国资委获悉,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过程中,即2020年以来,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5G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使用方式,年均投入超100亿元支撑汽车芯片等新产业建设,集中资金支持关键领域发展。
今年国资委更是明确提出,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制造业新增投资比重达到13%,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中央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技术储备、资金资源、品牌影响力,或是整个产业链生态链的控制能力,都具备一定优势。未来,中央企业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还需要以更加深度化、立体化的方式参与,重点布局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细分领域。
“一方面,实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转型升级,央企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另一方面,中央企业需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助力我国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王鹏补充道。
田利辉建议,未来,央企要进一步理顺机制,引进人才,戮力创新,形成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实力,进而引领我国产业体系加快迈进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领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中科院公众科学日体验:好听,好看,好玩!
- 听大咖讲座、观看科学秀、体验互动小游戏、走进实验室……100多个国家科研机构对公众开放、500多项特色科普活动现场体验,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5月13日开启,带来了一场怎样的“科学盛宴”?记者带你现场体验。 感受科学可爱有趣的一面 13日上午,骄阳当空,前来观看体验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将大型实验秀演示台围得水泄不通。…
- 水利部等11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发挥节约用水协调机制作用
- 人民网北京5月14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水利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广电总局、国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发挥节约用水协调机制作用,使节水宣传教育有效覆盖各用水行业和领域。 《指导意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引领、注重实效,分类施策、突出重点,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等原则,提出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节水“大宣教”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现代化的节水宣传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