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2023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

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轻装前行”(锐财经)

本报记者 王俊岭
2024年01月26日04: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举措,引导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进乡村开办“微工厂”,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图为员工在洞口县高沙镇塘前村服装厂生产订单产品。
  滕治中摄(人民视觉)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自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推动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又一最新举措。

  2023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融资成本明显下行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

  “我国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为7.4%,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央行相比,空间较大,这是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的一个有效工具。”在1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已有效实施了一系列利率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说,去年央行两次降低政策利率、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进一步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各项举措有力推动了企业融资和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明显下行。

  “2023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超过23万亿元的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每年减少房贷借款人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利率水平的整体下行有效减轻了企业、居民的利息负担,有助于激发贷款需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宣昌能说。

  在谈及货币政策取向时,潘功胜说,过去几年,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放大收相比,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比较稳健,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也在不断丰富完善,为可持续地支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潘功胜说。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27%,“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是18.6%和2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多个数据都显示出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在1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总局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引导有关单位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根据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需求,针对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在支持先进制造方面,联合发布《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把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健全科技贷款尽职免责和不良容忍机制,小微型科技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可较各项贷款不良率提高不超过3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其中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李明肖说。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当前,中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一方面,银行业、保险业经营情况稳健。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2%;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4.2%,保持在较低水平。2023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9.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5%和127.8%,偿付能力保持充足。

  另一方面,存量风险稳妥有序化解和处置。从全国范围看,当前中小银行经营稳健,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资产质量总体上都处于比较好的水平,相关经营和监管指标均处于合理健康水平。从全国来看,个别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其数量和资产总额以及不良资产总额,无论是占整个银行业的比例还是占中小银行体系的比例都是非常低的。

  “对于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我们一方面实施高强度监管,逐步使它的风险收敛;同时,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一起‘一行一策’,谋划实施改革化险的路径及相应举措。”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说。

  潘功胜说,去年以来,金融机构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着力支持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头部房企的融资渠道稳定。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大门一定会越开越大
  人民网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杜燕飞)今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了50多项金融对外开放措施,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一定会越开越大。 国新办举行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超2.2万亿元税费红利“落袋”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受益明显
  人民网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车柯蒙)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2289.9亿元,其中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均受益明显。 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分行业看,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495.3亿元,占比42.6%;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微企业受益最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4264.2亿元,占比64%;分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纳税人受益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864.6亿元,占比75.7%;分政策看,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新增减税降费6509.8亿元,小微企业减征所得税政策新增减税1788.8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的先进制造业、工业母机、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新增减税1208.5亿元,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新增减税391.8亿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