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管春耕进行时:确保农资稳定供应 科技描绘现代“春耕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不误春。清明节过后,从南到北,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推进春管春耕生产。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13.2%,进度同比略快0.1个百分点,全国春播总体进展顺利。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国家发改委近期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稳定化肥生产,落实好2024年最低生产计划,符合条件的化肥生产企业“能开尽开、应开尽开”;相关省份要积极推动相关化肥生产企业加快工艺改造,提升环保绩效等级,稳定生产经营。
为保障春耕期间化肥供应,在黑龙江大庆,大庆石化化肥运行部利用天然气充足时机,保障合成氨装置满负荷生产,为尿素装置提供充足原料。目前,该装置日均加工尿素产品1250吨。截至3月26日,累计出厂尿素10.76万吨。
在黑龙江鹤岗,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化学)华鹤公司年产30万吨绿色增值复合肥项目日前试生产成功。该项目可依据不同作物施肥需求,精准调整产品成分配比。在不增加施肥量的情况下,产品肥效营养供给更全面,在促进作物充分吸收养分、茁壮成长的同时做到化肥施用更“绿色”。
“我们积极保障尿素生产企业原料煤供应,在国内春耕备肥期间确保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保持每天近6000吨的尿素日产量。”中国中煤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一季度累计向市场投放尿素58.4万吨,投放进度超计划19%,保障国内农业市场供应。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近期召开的全力保障2024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加大采购调运力度,加强产销对接,及时配送到基层网点,保障春耕农资货源充足。要抓好农资储备和投放工作,加强春耕农资市场分析研判,促进化肥市场稳定。
农业稳产增产,除保障化肥稳定供应外,科技是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种养循环模式”“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
当前正值菠萝收获季节,海南省琼海市东升农场里的菠萝长势喜人。“去年我用了富岛植物营养套餐,产量达到了7000多斤/亩,比当地菠萝产量高出500斤/亩,每斤销售价格比平均价高出0.1元至0.2元。”农场种植大户陈道欣高兴地说。
海油富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正高级农艺师曲均峰表示,菠萝各生育期所需养分不同,不同生育期应相匹配具体的施肥方案。农化服务团队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菠萝专题培训、大户经验分享、现场问题指导等方式,对当地种植户给予专业指导。
为进一步引导农民高产高效生产,实现从“靠天种田”到“靠科技种田”的转变,2023年9月,中海化学与海南大学签订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共建科技小院,共同开展黄晶果等海南省十种特色作物科学施肥体系研究。目前,十种作物田间试验研究正在开展,计划在今年开展采样、施肥、分析试验,并在年底完成部分作物试验报告,得出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化肥用法用量及施用规律,再进行优化完善。
除科学施肥,今年,国机集团中国农机院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的智能监测能力大幅提升,新增农机作业北斗监测设备1万余台,计划服务春耕作业监测设备3.9万余台套,预计可实现精准监控农田作业面积超过4200余万亩,为春耕期间的精准农业管理保驾护航。
专家表示,当前,智慧农业已成为今年春管春耕的一大亮点。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信息技术在耕种管收各环节广泛应用,用科技描绘出一幅幅现代“春耕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举办农科开放日:发展“土特产”助力乡村振兴
- 人民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杜燕飞)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举办了第六届农科开放日活动。活动以“发展土特产,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通过公众参与和科普教育,加深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进步及其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 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提速
- 人民网北京4月15日电 (黄盛)证监会近日召开贯彻落实“1+N”政策文件动员部署会暨政策培训会,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及配套文件,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提出要加快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实施。 针对如何落地,上述会议提出,要把落实新“国九条”与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资本市场建制度、堵漏洞、补短板结合起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要进一步细化各项任务的时间表和落实举措,加强政策培训和宣讲,抓好配套规则制定修订和发布实施,抓紧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有序落地,等等。…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