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掀起金融消保宣传热潮 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活动迪庆站收官

2024年06月12日16:55 | 来源:云南网
小字号

原标题:“金融消保民族行”丨掀起金融消保宣传热潮 我省“金融消保民族行”活动迪庆站圆满收官

云南省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自治地方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最多的省份,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如何在各民族群众中普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6月7日至6月10日,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教育宣传系列活动迪庆站藏族赛马节主题专场活动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举办,通过开展“金融消保进村寨+我为民族群众办实事”“金融消保+非遗体验”“赛马逐风 金融护航”等一系列金融消保宣教活动,把金融消保知识、金融便民服务等送到雪域高原,让各族群众直观学习、了解金融消保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推动云南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深入发展。

“金融消保进村寨+我为群众办实事” 把金融消保送到群众家门口

6月7日一早,在距离松赞林寺不远的香格里拉市建塘镇解放村,“小喇叭”广播系统通过汉藏双语滚动播放着包括消费者八大权益、人民币知识、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等金融消保知识,当地各族群众闻讯陆续前来积极参与现场活动。“阿姐、阿哥,你们平时接到陌生电话、手机上收到中奖信息一定要小心警惕,回去也和家里人说说,千万不能轻易相信和转账。”工作人员给大家讲解普及金融消保和防范网络诈骗的知识,提供金融便民公益服务,让金融消保知识走进民族新农村。

“金融消保+非遗体验” 让金融消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6月7日下午,“金融消保+非遗体验”课外活动走进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陶的起源地,现场百余名各民族小学生了解体验了尼西黑陶的历史和制作,并走进“金融消保一堂课”重新认识人民币。在沉浸式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将爱国主义教育、非遗文化体验和现代金融知识融会贯通。

金融消保一堂课——“认识人民币”活动中,工作人员从我国货币的起源演变到人民币的诞生流通、人民币图案上祖国大好河山的背景介绍,延伸到现代金融支付、数字人民币发展等前沿技术。“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千万不能相信免费送游戏装备、礼物或者中奖的链接,这些都可能是电信诈骗的陷阱。”通过通俗易懂、紧贴实际的讲解,向孩子们普及人民币和谨防诈骗陷阱的知识。

活动尾声,各民族学生还共同参与了金融消保手印画制作。孩子们将自己的拇指用多彩颜料、印泥涂抹后,按压在印有“把金融知识带进家庭、带进校园,让金融消保意识深入人心”字样以及画有一棵大树枝干的画布上。据介绍,各民族同学在消保“成长树”枝干上按下的七彩手印,体现出各民族一家亲,同时也寓意金融安全将一直伴随孩子们成长,让金融消保意识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并随着孩子们的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赛马逐风 金融护航” 赛马会场外掀起打卡热潮

6月10日,正值端午佳节,“金融消保民族行”迪庆站转场策马奔腾的赛马会,开展了“赛马逐风 金融护航”主题活动。

“赛马逐风 金融护航”打卡点成为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仙人洞草原赛马场外场的一大亮点,现场“雪域赛马欢同行一家亲”主题标语以及汉藏双语的“保护雪域金融消费者权益 维护迪庆良好金融环境”“个人资料要保密 不明来电多警惕”“高息集资多陷阱 理财银行来帮你”等金融消保知识宣传口号牌清晰醒目,吸引了前来观看赛马会的广大群众参加金融消保活动。

银行工作人员向各族群众发放金融消保知识宣传资料,吸引群众参与金融消保知识答题,用少数民族语言向群众讲解、普及现代金融知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营造良好金融消费环境。

构建云南省“大消保”格局 提升金融消保普及率

“‘金融消保民族行’教育宣传系列活动是落实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构建云南省‘大消保’格局的具体体现。”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在各方的精心组织和参与下,教育宣传系列活动迪庆站以香格里拉赛马会为契机,除组织开展三场各有特色、针对不同群体的专场活动外,还以民族变装秀等视频传播创新形式,在迪庆形成了覆盖面广、贴近性高、互动性强的线上线下金融消保教育宣传热潮,传递了金融消保正能量,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交响曲,为下一步在民族地区开展金融消保工作积累了新经验、营造了新氛围。

本次活动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统筹指导,云南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牵头,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富滇银行、迪庆农商行主办,中国农业银行迪庆分行、富滇银行香格里拉分行、迪庆农商行承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迪庆分局、中国人民银行迪庆州分行、迪庆州公安局反诈中心、香格里拉市财政局及迪庆藏族自治州辖十余家金融机构参与其中。(记者 莫衍邹腊 段梦龄 通讯员 王文 尼玛拉姆)

(责编:董童、李源)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