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反弹曲线折射中国制造新优势

2024年06月15日08:54 | 来源:经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反弹曲线折射中国制造新优势

透视反弹曲线,优势产品提“质”向“新”的趋势更加清晰,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突出,海量数据资源的乘法效益更加明显。我国制造业不断优化结构,无论是行业综合实力,还是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均迈上了新台阶。

近期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5月份当月进出口3.71万亿元,增速比4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至8.6%。

从一季度出口的起伏波动,到4、5月份以来的逐月向好,我国外贸进出口走出一条稳健的反弹曲线。客观上看,外贸向好势头的不断巩固,与外需部分改善、原材料等价格回升、去年同期低基数等不无关系,但更多的与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紧密相连,特别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出口的势头良好,直接拉高了月度出口增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不断优化结构,在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基础上,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创新性突破,无论是行业综合实力,还是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均迈上了新台阶。

透视反弹曲线,优势产品提“质”向“新”的趋势更加清晰。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外贸增长面临着较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挥规模体量大、产业体系齐全、工程师资源丰富等优势,培育形成了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中可见一斑:今年前5个月,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船舶、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增长100.1%、26.3%、17.8%。

透视反弹曲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突出。超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1.8亿户经营主体,构成了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的“底座”。基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新技术、新产品与市场消费在这里形成良性互动,在技术普及、成本摊薄中快速实现商业化和成熟化。经过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并被认可的产品,很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都有不俗表现。同时,我国市场的庞大需求也对全球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了强大引力场。大家熟知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是依托中国市场快速形成了规模效应,一举成为其全球最大的智能工厂。

透视反弹曲线,海量数据资源的乘法效益更加明显。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创新研发模式、促进协同制造、提升服务能力、强化产业联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乘数效应。工业数据是一种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在研发制造环节以及驱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能。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实现了对所有工业大类的全覆盖,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丰富的应用场景形成了海量数据资源,让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感受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后的力量,以数智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

也要看到,中国制造仍将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钢铁和铝材、半导体、电动汽车在内总价值约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欧盟也罔顾事实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些人为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的行径,短期内会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看,也更加坚定了制造业企业以科技创新提升实力、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责编:郝帅、申佳平)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