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创新突破

童政
2024年06月15日08:55 | 来源:经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创新突破

  近日,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南宁建成投运。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首次将钠离子电池技术应用于大容量储能电站。

  据了解,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都属于电化学储能,通过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完成充电、放电。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原材料储量丰富、易提取、成本低,在低温条件下性能更好,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生产工艺类同,因此产业线转换成本相对较低,可推动实现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的经济并网。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应用发展,正在加快打破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现有格局。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为绝对主导。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超过3500万千瓦,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装机占比超过95%。在储能和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存在关键材料进口依赖度较高、资源短缺等问题。钠离子电池储能与锂离子电池储能形成互补和有效替代,以及储能技术路线多元化协同发展,将支撑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规模化应用是推动钠离子电池储能降低运行成本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据了解,钠离子电池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成本可降低20%至30%,在充分改进电池结构和工艺、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循环寿命的前提下,每千瓦时电成本可下探至0.2元。因此,储能规模是检验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重要指标,要持续推动该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

  为突破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瓶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组成项目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储能系统的一大优势,就是可规模化复制推广;它可以像搭积木那样灵活地进行模块化组合扩展,搭得越多,规模越大,可达到百兆瓦时级以上规模,对于推动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投产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储能工程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成本最低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将加快推动我国新型储能电站向集中式、大型化趋势发展,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消纳,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支撑实现“双碳”目标夯实基础。

  目前,对于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在产业方面,需要完善和发展产业链,降低制造成本;在电池技术方面,需要提升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促进储能系统成本的降低;在标准化方面,需要加快相关标准的布局和标准化工作的进程,促进产业链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包括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在内的新型储能创新发展、技术突破和应用探索,将有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体系培育壮大。

(责编:郝帅、申佳平)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