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5月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2024年06月15日09:0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杜燕飞)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8.73万亿元,同比增长9.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较上月末回落0.2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500亿元,同比有所回落。在当前主动“挤水分、防空转”政策基调下,新增信贷和货币供应量表面上虽然增量不大,但在排除虚增部分后,金融数据更实、效率更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5月新增社会融资2.07万亿元,同比多增513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平稳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尤其是近期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形成稳定支撑。

“5月M2增速回落,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人民网记者,随着财富管理方式多元化,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蓄水池”的作用明显,对存款的替代属性增强,部分活期存款向理财市场分流。截至5月末,债券型基金资产规模超过9.5万亿元,同比增加约1.8万亿元。

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信贷总量已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这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信贷需求较前些年会出现“换挡”,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即使信贷增长比过去低一些,也足够支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未来政策调控方向会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信贷资金流向,我国信贷资源正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分部门看,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3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11万亿元,占比超75%。

当前,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的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正加速落地。人民银行与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已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首笔科技创新贷款已于近日已发放,后续其他贷款将陆续投放。

“金融管理部门正在指导银行挖掘信贷需求,更好地支持新动能领域。”董希淼表示,随着近期持续规范“手工补息”和减少资金空转,部分企业过去“低贷高存”的套利模式难以为继,低效贷款收回来将投向更多有真实需求的实体企业。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规范“手工补息”会造成金融数据短期扰动,但从中长期看,对于增强经营稳健性、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防范潜在风险等将产生积极而深远意义。

“伴随经济更为轻型化,金融监管部门将引导信用扩张模式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信贷增长要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温彬表示,在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发展直接融资的过程中,信贷总量和增速也会较前期有所回落,进而使得信贷质效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适配。

(责编:郝帅、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