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大数据算法和“老师傅”经验叠加 智慧化收储粮食尽显“科技范”

2024年06月15日09:16 | 来源:央视网
小字号

原标题:大数据算法和“老师傅”经验叠加 智慧化收储粮食尽显“科技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昨天(13日)发布,目前夏粮收购开局良好,收购量突破1000万吨。调度数据显示,目前河南超过300万吨,安徽、江苏收购量超200万吨,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收购正在加快。

在山东武城,当地的收粮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手段,让农户卖粮更加便捷高效,同时智慧化仓储也让粮食的安全和品质更加有保证。

总台记者 王成林我现在是在德州市武城县中储粮的一个粮仓外面,现在当地的小麦已经基本收割完了,这几天正是农户们集中卖粮食的时候。

一台平板式的新卸粮机正在卸粮食,过去的时候卸这一车四五十吨的粮食需要三四个人忙活一到两个小时,但是现在只需要一个人遥控操作,20分钟就能卸完。

不仅如此,现在农户售粮的各个环节都很智能高效,农户卖粮食是一个有着多个严格环节的过程,并不是来了称一下重就卸粮食,还需要抽样、检验等等,而现在这些环节都变得很轻松。

比如农户可以从手机上预约卖粮食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排队,提高效率。

点开这个App,它会显示这一天还有多少号可以约,输入农户信息,点击预约,就会生成一个排队号和预约时间,农户就能更加精准地掌握来卖粮的时间。

农户来了以后,在卖粮的各个环节也都十分便捷,只需要办一个一卡通,卡里就会有预约时填报的信息,在后续的抽样、监测、称重、卸车等环节,只需要刷卡就可以流转各种信息,不需要二次填报,减少了很大的沟通成本。有的收粮企业还推出了二维码,工作人员只需要扫码就可以掌握各种信息,也同样十分便捷。而且农户卖完粮之后也不需要现场结算,售粮款会在24小时之内自动打到账户上。

小麦整体品质高 享受精心呵护颗粒归仓

抽样检测环节,这是对小麦质量进行把关的一个关键环节,主要是检测小麦的单位重量、湿度、杂质等等指标,如果不达标企业是不收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小麦的整体质量都比较高。

品质这么好的粮食入库之后我们当然也很关心储存的条件。大家不必担心,这些粮食在这里会享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首先它们住的都是空调房,里面的温湿度基本都是常年恒定的,而且在每一个粮仓里都有很多传感器在实时监测着粮食的情况,一旦有发霉或者虫害等情况出现,传感器会第一时间把信息传到控制平台并且报警,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处理,这个厂区里的36个粮仓有7000多个传感器在全天候工作,为这些粮食的安全保驾护航。

可以说,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不仅给农户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也让粮食安全和品质更加有保障。

发放“跨区机收明白卡” 服务夏收农机手

今年三夏期间,山西省临汾市有3500多台农机具投入夏收工作,其中,参与跨区作业的收割机更是占到了一半以上,临汾市相关部门推出多项措施,服务夏收农机手。

参加跨区作业的河南农机手苏朝晖和父亲,一进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就拿到了一张“跨区机收明白卡”。

农机手 苏朝晖:往年没有“跨区机收明白卡”,今年刚出的政策。联系电话卡上都有,哪个地方的加油站便宜,便宜多少,这上面都有。收麦子比以前更有底气了,不像以前乱跑,找不着地。有了这个卡,不懂就可以问他们,每个乡、每个镇都有联系电话。

翼城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 董庆华这张卡片上把每个乡镇的联系人都进行了公示,对每个优惠加油站点进行了公示,方便机手进行作业和加油。

此外,今年临汾市还成立了“农机网格服务队”,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维修保障等服务。

临汾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副主任 孙俊辉:我们农机部门与气象部门进行合作,为农机手提供及时的天气预报,保证小麦实时收获、玉米实时播种。

智慧农场收割播种 无人化机械高效精准

在陕西宝鸡,正值农忙时节,当地的智慧农场利用物联网、5G等信息技术,进行无人化收割播种,高效精准。

在宝鸡陈仓区的智慧农场,农场负责人在通过手机操控无人收割机,进行小麦收割作业,刚收割完的田地里,无人播种机就开始播种玉米。

陈仓区某智慧农场负责人 王浩杰:无人设备基于北斗导航进行田间作业,播种、收割、运粮都非常准,大大提升了效率。

据介绍,无人收割机根据事先规划好的作业路径实现无人驾驶、无人收割、无人卸粮,到田埂尽头时,收割机会自主转向掉头。在智慧农场,还有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运粮车等设备,在这些无人化机械的联合工作下,农场300亩土地在全程单人操作下,收割耕种只需1天半即可完成。此外,农场还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服务体系,强化耕地、播种、施肥、杀虫、收割、存储等生产管理环节,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

数字种田新变化 看小麦生产全过程

关于数字种田,从去年小麦播种到现在麦收,总台记者三次到江苏昆山的一个智慧田园采访,记录下了一季小麦180多天生产的全过程。

大田里只见农田不见粮。陆家智慧田园共有5330亩耕地,其中3840亩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无人农场。

冬种:耕播机、旋耕机、施肥机齐上阵,高标准农田里精细化作业误差率不超过百分之三。

春耕:农情站、气象站、虫情测报仪和孢子捕捉仪等组成科技种田方阵,气象灾害预防能精准到每个小时。

夏收: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无人收割。农服团队只需设定好路线和任务,远程“点火”,农机“认领”任务,自动作业。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数字大田农服团队 刘岗微:我们需要把老师傅的经验写成算法,移植到我们的收割机上,让每一台新出厂的收割机都成为一个“老师傅”。

大数据算法和“老师傅”经验叠加,数字种田不仅让小麦产量提升,让种粮农民信心倍增,还带动烘干中心的建设,补齐粮食产后服务的短板。在江苏昆山张浦镇烘干中心,烘干机组开足马力运转,烘干后的粮食接力运输,进入张浦粮食储备库。

(责编:郝帅、申佳平)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