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造假漩渦的萬福生科再度爽約。這家被曝出3年胡編7.4億收入、捏造1.6億利潤的創業板公司,原定於4月20日、25日披露年報季報,現今雙雙推遲至本周五公布。
萬福生科小股東一定也很忐忑——自3月22日以來,公司已連續4次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稱可能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而根據公司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其2012年全年及2013年一季度虧損額為160萬-240萬元、300萬-480萬元,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
萬福生科只是A股市場諸多造假公司中的“杰出代表”之一,遠者如瓊民源、銀廣夏,近者有綠大地、勝景山河等污點公司,造假者前赴后繼,一次次激發投資者義憤填膺,一次次刺痛市場的脆弱神經。在中國日益國際化的今天,股市依然有如此令人不齒的“中國特色”,究竟是誰的悲哀?
懲戒造假上市,總是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岸之隔的洪良國際。這家在港交所發行新股、並已挂牌交易近3個月的台資企業,在曝出造假丑聞之后,被迫以招股價回購公眾股東股份,其保薦人兆豐資本則收到4200萬港元罰單並被撤銷融資牌照。
香港証監會與司法機構如此痛下殺手,開創了同類型事件之先河,保護的不僅僅是涉事中小股東,更是股市制度尊嚴。
清風能否北漸?讓霧霾隳突的A股市場,感受到太陽的光輝?
需要指出的是,萬福生科此次東窗事發,不是離職高管舉報,也不是媒體爆料,而是監管部門的一次常規督導。前不久,証監會發言人公開表示,自2012年9月14日對萬福生科立案稽查以來,目前現場調查工作基本結束,下一步將對相關責任人及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處理。
看來,監管層重拳治市的決心已下。令人期待的是:懲戒萬福生科案例,能否打造洪良國際內地版?此案能否成為監管層整飭股市生態環境、立威樹信的標杆性樣本?我們不妨從三個維度來觀察。
首先,公司募集資金能否吐出來?洪良國際案的卓越之處,就是香港司法機構迫使當事人以發行價回購股份,讓其吃不了兜著走。反觀A股市場,企業隻要在交易所挂牌上市,到手的募資就不會吐出來,即便后來事發遭到懲處,違規成本與巨額募資相比也是九牛一毛,這無疑是一些企業試圖瞞天過海、鋌而走險沖刺上市的一大誘因。萬福生科發行價高達25元?股,募資近4億元,如果還像綠大地那樣罰個幾百萬,焉能讓后來者望而卻步?恐怕隻會讓造假者趨之若?!因此,監管部門、司法機構須在現有法律框架之內,尋求建立募資退還機制,起碼上市至今一直持有股票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可以按發行價贖回。鑒於至今還持有新股的公眾股東會比較少,可考慮由保護基金公司(或者類似機構)出面,對其募資實施凍結、監管。與此同時,監管部門應盡快對萬福生科及其中介機構作出行政處罰,讓那些在交易中受損的投資者可以盡快啟動司法訴訟。
其次,中介機構能否遭到應有懲罰?據媒體報道,萬福生科保薦機構近日公開喊冤,理由是涉事的保薦團隊已經跳槽到其他機構。不冤枉好人,也不放縱壞人,對於實際擔任保薦工作的“操盤手”,決不能讓其逍遙法外。而對於“操盤手”作案時所依附的保薦機構,同樣沒有從輕發落的理由。試問,那一大筆保薦費用,大頭落入了誰的腰包?重利益、輕義務,這是一些保薦機構“薦而不保”、讓不合格產品進入新股發行市場的一大禍首。就萬福生科案而言,最終受罰的不應局限於保薦機構,承擔審計、法律事務的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和湖南博鰲律師事務所同樣難脫干系,本該相互制約的中介機構,不是守望盡職,而是合謀撞騙,怎能不令投資者心寒?在新股發行大躍進時代,一些中介機構賺得盆滿缽滿,但是有些人突破了法律的底線,失卻了操守與良知,給多難的A股市場刻劃出一道道傷痕,難道“繩之以法”隻能出現在詞典與標語裡嗎?
最后,萬福生科是否應該被罰出場外?我們先來看看洪良國際近況。去年11月22日,港交所根據上市規則取消洪良國際上市資格,盡管洪良國際仍在抗爭,但是復牌已基本無望。目前萬福生科似乎命懸一線——深交所此前已給予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兩次公開譴責的處分,根據規則,公司若在三十六個月內再次受到公開譴責,就將被終止上市。問題是,深交所是否會扣動最后的扳機?如果這記“絕殺”不是由交易所送出,公司還會遭遇哪些殺機?根據創業板退市制度,“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錯或者虛假記載,對以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調整,導致最近兩年年末淨資產為負”情形,也會被終止上市。短期來看,萬福生科觸碰“最近兩年年末淨資產為負”的財務紅線引發退市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不過如果公司把募資全部退還給投資者,加之經營情況持續惡化,那麼公司依然有“猝死”的可能。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前提,就是監管部門果真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支持其他公司借殼、重組。誠如此,即便萬福生科獲得苟延殘喘的機會,如果其經營狀況沒有轉機,那麼離退市也為期不遠。
“如果我們想維持現狀,有的事情就必須作出改變。”——法國電影《豹》裡的這句經典台詞,對我們同樣具有警示意義。在A股市場欲振乏力的今天,在新股發行制度框架尚無法“大修”的當下,我們的確應該作出一些改變。我們希望改變從萬福生科案做起,讓相關責任人及中介機構“洗洗澡、治治病”,A股市場這顆病樹,方能迎來萬木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