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 王千原雪)正当熬了两年多的股民们在刚刚到来的牛市行情中幸福徜徉时,一场始料未及的“119股市踩踏事件”让股民惊出一身冷汗。
2015年1月19日,A股上演罕见暴跌行情。早盘低开逾5%,券商板块全部封跌停板,盘中上证综指一度创下8.3%的巨量跌幅。这也是自2007年2月27日股市暴跌8.84%以来的历史第二大跌幅。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于3116.35点,下跌260点,跌幅为7.7%,深成指收于10770.93点,下跌761.87点,跌幅为6.61%。同时,股指期货主力合约也出现了历史上首次跌停。
这场股市“踩踏”事件还要回溯到上周五,1月16日证监会通报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点名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十二家证券公司在两融业务中的存在违规行为并公布行政监管措施。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被处以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该消息在北京时间16日下午五点左右公布,当时仍在交易时间的新加坡SGX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当即下跌近5%,恒生综指期货大跌近2%,这也预示着下一个交易日A股注定遭遇暴跌。
市场人士称,证监会严查两融业务违规行为本意在保护投资者,但引起市场反应如此之大相信监管层也是始料未及。除十二家券商集体被罚,使得前期带领大盘一路向前的主力板块遭遇利空以外,近期获利盘太大,市场惊弓之鸟众多引起连锁反应,也是“119”股市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19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出澄清说明,对于市场质疑金融监管部门是否有意联合打压股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周一股市跌幅较大,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证监会通报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司官员撰文称要防止过度“放水”,被市场解读为监管部门联合打压股市,这与事实不符。证监会于2014年12月中下旬,对45家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例行检查,1月16日通报了检查情况。从检查结果看,目前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运行平稳,整体风险可控。对12家存在违规行为券商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融资业务规范发展,市场不宜做过度解读。
对证券公司开立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时证券资产低于50万的客户,继续按证监会原有政策和规定执行,不因为这一资产门槛而强行平仓。对这类客户,证券公司要加强风险评估,切实做好风险提示和客户服务。
市场人士称,股市是否能持续走牛,根本原因还在于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此次监管层一次性处罚多家券商,本意在于督促各家券商合规经营,对于两融业务中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部分进行修改,市场不必过分解读,更没必要反应过大。还有资深投资人士建议,此次事件是短期性利空,券商股此次回调亦是建仓买入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