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天梯”拒絕金錢裝裱--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愛情天梯”拒絕金錢裝裱

2012年11月06日08: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以“愛”為名,重慶江津區欲投26億元重金打造“愛情天梯”景區,推動旅游發展。計劃中的項目包括增建護欄、保護劉國江、徐朝清老屋原貌,以及修建一座收藏當事人遺物的會館。此時,離徐朝清老人去世才不過短短幾天。

半個多世紀前,重慶江津中山古鎮高灘村村民劉國江,和比他大10歲的寡婦徐朝清相愛。因這段愛情招來閑言碎語,倆人帶著孩子遁入海拔1500米的深山老林,從此過著離群索居的艱難生活。為了讓徐朝清安全出行,劉國江花了大半輩子時間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條階梯山路。本世紀初,有人進山探險,這對夫婦的傳奇經歷才為公眾所知。

“愛情天梯”的故事,隨著劉國江、徐朝清老人先后離世,已成一曲絕響。6000多級的天梯,見証了他們對愛情的追求與堅守。許多人慕名而來,沿著天梯攀爬到山上,表達對他們的敬佩與感動。這份朴素而堅貞的愛情,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可在徐朝清老人尸骨未寒之時,當地就急切拋出旅游開發方案,這是對這段曠世奇戀的褻瀆。

當地欲借“愛情天梯”開發旅游資源的意圖,早先就已表露無遺。江津旅游局幾年前就牽頭成立了一個“愛情旅游文化研究會”,連續舉辦了5屆“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還想把當地四面山風景區打造成“中華第一愛情山”。遙想當年,這對戀人為躲避世人眼光而遁入深山,如今人去屋空,依然逃不開世俗喧嘩。半個多世紀的山中艱難歲月,反倒成為地方借題炒作的由頭。

如此過度炒作,顯然隻會招來公眾的反感。26億元的大手筆也許只是一種設想,“愛情天梯”也可能只是其中一個項目。但不論這其中有多少水分,錢又從何而來,項目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本身就值得懷疑。

“愛情天梯”是這段傳奇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們來這裡是為了瞻仰這對夫婦生活過的地方,體驗當事人開鑿天梯的艱辛與堅持,而不單純是為了游山玩水。倘若為方便游客而修建護欄,甚或在山上建造酒店會所,增加游覽設施,都將構成對原貌的破壞。游客到山上一看,人物全非,該作何感想?

類似未經認真論証、不顧當事人與公眾感受的旅游開發現象,並不少見。莫言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從他的家鄉就傳出將耗資數億元打造旅游帶,准備花千萬元種植當地已無人種植的紅高粱。對此,當地旅游局官員一語道破天機:“這一切已經不是莫言一個人的事情了。”問題在於,難道隻要打著公共利益旗號,權力部門就可隨心所欲?當然不是。獲獎后的莫言並非就此失去個人選擇余地,進入公共記憶的“愛情天梯”也有著不可觸碰的價值底線。這種踐踏個人意願、顛覆公眾價值取向的行為,隻能說是一種赤裸裸的精神綁架。

從這種決策的隨意性,可看出當下許多地方熱衷於開發文化旅游項目的真正意圖。

以往一些地方為了搞地產開發,隨意拆除文物遺跡,而如今發現其中有利可圖,又爭相搶奪名人故裡、立項申遺。若說前者是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后者卻也未必就是有文化的表現。在一些地方官員眼裡,挖掘文化旅游資源與搞地產開發沒有任何區別,都是一筆生意。無論生意成不成,隻要造出聲勢、吸引投資(或進行政府投入),自己都能夠從項目中撈取好處。大概是在這種思維主導下,才會出現類似種種無原則、無底線、無羞恥的“三無”文化旅游項目。

用半個多世紀寫就的這段愛情佳話,實在經不起急功近利的商業炒作與過度消費。即便為了迎合公眾對美好愛情的想象與向往,當地也隻需經常對“愛情天梯”進行維護,使其不至於因年久失修而淹沒於野草之中。說到底,用金錢打造的嶄新“愛情天梯”,不僅會讓這段愛情故事掉色,還將構成對人性與人文的雙重侮辱。

(責任編輯: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