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月10日電(記者 何欣榮)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為7094萬噸,環比增加516萬噸,單月進口量創下歷史新高。全年鐵礦石進口7.4億噸,同比增長8.4%。
鐵礦石進口量大增,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礦價大漲的原因。12月份至今,進口鐵礦石價格從不到120美元?噸漲到近160美元,漲幅超過40%。這其中,固然有國際礦山利用現貨招標拉高價格的因素,也有鐵礦石金融化加速帶來的炒作效應。但是,礦山的招標不是今天才有,金融化加速的苗頭從2009年就開始出現。真正決定礦價漲跌的,還是市場供求。鋼鐵企業短期的採購行為,就是市場供求的風向標。
中聯鋼分析師胡艷平指出,從現實情況看,中國鋼鐵企業存在對市場研究不深、去庫存化過度的短視行為。在去年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一些大型鋼廠鐵礦石庫存一度降至不足兩周,部分鋼廠的庫存甚至達到了三五天的極限,為近年罕見。對於連續化生產的大型鋼鐵企業而言,一周乃至半個月的超低庫存,經營風險隨時可現。
物極必反。面對市場回暖后企業可能出現的斷炊局面,一些鋼廠慌亂中的補庫存動力超過了去庫存的熱情。在一天幾美元的漲幅中,鐵礦石價格像脫?的野馬,迅速越過了中國鋼鐵業對2013年鐵礦石上限150美元?噸的預測,逼近160美元。
鋼鐵現貨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認為,隨著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攀升,其相對於國產礦已失去價格優勢,部分鋼廠計劃后期加大國產礦的使用配比。以最新的原料成本對應鋼價來測算,多數鋼廠已再度面臨虧損,鋼廠採購的積極性有所減弱。隨著國內鋼鐵企業階段性補庫存的結束,預計進口鐵礦石價格將轉入盤整階段。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