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撤縣設市成為新型城鎮化陷阱
在撤縣設市看得見的好處背后,基於權力自肥的“行政功利”也不容忽視
隨著城鎮化發展規劃頒布時間日趨臨近,未來中國城鎮化發展道路正越來越清晰。未來除了各省都將著力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更多的將是一些省市開展大規模的中小城市建設,撤縣設區、撤縣設市、撤鎮設市也將由此成為一股“大潮”,目前已有百余縣申請撤縣設市。(3月31日《經濟觀察報》)
中國社會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城鎮化必將進一步加速,規模必將進一步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口將轉變為城市居民,傳統農業特征的地區、縣、鄉、村將會越來越少,有蓬勃生機的工商業特征的都市、城市和城鎮,將會越來越多。一些轄區人口、產業體系等已經完全融入鄰近城市的地方,撤縣設區﹔一些人口結構和社會生活形態都已經獨立城市化的地方,撤縣設市、撤鎮設市,是符合城市和社會發展規律的,也符合制度經濟學的原理有利於節約社會交易成本,體現了我國區域管理建制上的與時俱進,是應該鼓勵和提倡的。
然而,全國已經撤縣設區、撤縣設市的一些地方,其實不少是在還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的,雖然“市(區)”的匾牌已經高懸,一目可望,但產業體系的轉型還沒有跟上,領導的管理觀念、管理風格、管理效率也沒有跟上,市民基本的“城市意識”更沒有跟上,不僅正能量沒有充分發揮,還帶來了更多的新問題。這一輪申請撤縣設市的縣,一下子就達到百余,其中的泡沫也可想而知,我們對其中的沖動陷阱,不應該不警惕。
撤縣設市的好處,從那些已經撤縣設市地方的群眾宣傳中,我們一目了然。一是市的影響、市的聲譽要比縣高,有利於提高居民的自豪感,有利於招商引資、吸引人才﹔二是市比縣的行政管理范圍更寬,行政管理權限更大,如果升格成地級市,還可以在“代管”附近的縣和縣級市中,得到更多的實際利益﹔三是更容易爭取到更多的項目、資金和政策,還有一筆可觀的城市建設費用。
然而,在撤縣設市看得見的好處背后,基於權力自肥的“行政功利”也不容忽視,一是領導更容易受到重視和提拔﹔二是隨著管理職能的擴大,可以多設一些機構,多一些編制人員,從而可以多安排一些職務和人員﹔三是水漲船高,所有當地公務員都可以獲得高一等級的行政級別和工資補貼。但是,在撤縣設市的過程中,“行政功利”會增加社會成本﹔名稱更換帶來的匾牌、公章、公文等,也需要耗費一筆不菲的財政收入。
撤縣設區的好處,有和撤縣設市一樣的地方,但來自上級的沖動要更大。一是撤縣設區之后,城市的“餅子”攤大了,各方面的統計數據會更加“好看”﹔二是撤縣設區也是一種收權和收錢的過程,特別有利於“盤活”更多的土地資源,獲得土地出讓和房地產、城市建設的開發收益。但其弊端也顯而易見,一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迭次出現,城市病會繼續蔓延和加重﹔二是“行政中心”地位的削弱,導致“縣域經濟”活力下降。在這方面,廣東的順德就是一個典型,撤縣設區之后,順德的經濟總量已由之前的全國縣域經濟第一跌到了第三位。
無論是獨立設置的市,還是城市下轄的區,本質上都是指區域載體功能較為完善、“已經城市化的”地方。撤縣設區、撤縣設市、撤鎮設市,如果僅僅是拼湊,僅僅是為了“行政功利”,就會將市從城市屬性中游離出去,喪失應有的基本意義。另外,一股腦地撤縣設區,這與國家加大中小城鎮建設、提升城鎮化的質量,也背道而馳。因此,面對新一輪的撤縣設市沖動,務必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保持應有的清醒和謹慎。 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