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PPI數據背后:通脹壓力較小 制造業活躍度偏低--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5月CPI、PPI數據背后:通脹壓力較小 制造業活躍度偏低

2013年06月09日15:1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財經6月9日電(孫炎) 國家統計局今日上午發布了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1%,環比下降0.6%﹔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0.6%。

5月份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3個百分點,且低於之前多家機構2.3%-2.5%的預測值。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証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中央“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禽流感疫情等多種因素或是導致5月份CPI漲幅偏低的原因。不過,從前日公布的PMI數據以及近期消費等情況來看,2.1%的同比漲幅符合當前經濟狀況,說明各類商品及服務價格處於基本穩定狀態,短期內通脹壓力因素仍然較少。

關於5月PPI同比降幅的進一步擴大,趙錫軍指出,這說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仍然不太活躍。例如原材料工業價格同比下降5.1%、環比下降1.1%,整體延續跌勢,直接反映出制造業生產經營環節活躍度持續偏低。他表示,PPI下跌同樣也表明當前成本型通脹壓力不大。

對於國內經濟后續走勢的研判,趙錫軍提醒未來需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關注國際環境的變化。比如,關注美國是否會提前終結量化寬鬆政策﹔第二,農業即將進入“夏收”季,需關注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糧食價格的影響。“這些都是可能影響后續CPI走勢的因素。”

中國價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則認為,數據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國經濟處於緩和階段,但兩個單項數據說明不了太多問題。

崔新生指出,新一屆領導層上任時間不長,貨幣政策的密集度和寬度都有所降低,處於相對停滯狀態,估計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調整時間。此外,我國宏觀經濟數據體系本身也不夠完善,指標缺乏模型支撐,預測功能不足,尤其是滯后性比較明顯,反映的主要是過去一、兩個月經濟狀況。對於未來經濟的預測,或許更多屬於“觀望”狀態。

(責編: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