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富人通過大額壽險避遺產稅是社會損失【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專家稱富人通過大額壽險避遺產稅是社會損失【2】

2013年07月03日08:47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存在63年未開征的遺產稅

  富裕人群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

  在我國的稅收體系中,遺產稅是一個已經存在了63年的稅種。

  1950年,《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就將遺產稅作為擬開征的稅種之一,但並未落實。在此之后,我國多次提及遺產稅的問題,但一直沒能真正落實。

  1994年,我國進行稅制改革,遺產稅再次被列入方案,不過依然沒能開征。

  1996年,全國人大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逐步開征遺產稅與贈與稅”。

  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調節過高稅收,完善個人所得稅,開征遺產稅等新稅種”。

  2004年,《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沒有通過。

  從2012年至今,有關遺產稅的討論越來越多。2012年11月底,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思平在第十屆中國改革論壇上發言,透露深圳市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十大改革思路,其最后一條就是調節高收入,“如果國家要搞試點,深圳可以試點遺產稅”。

  3個月之后,國務院批轉《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 ,提出“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征遺產稅問題”。

  今年3月2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發布報告,稱中國已基本具備征收遺產稅的條件,並建議將500萬元作為遺產稅起征點。

  從2012年年底至今,地方、中央、研究機構對遺產稅的表態讓很多人覺得,這將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在深圳,一度出現富裕人群買保險及過戶房產、汽車的熱潮。

  支持開征遺產稅的觀點認為,我國目前貧富差距越拉越大,遺產稅是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而反對的意見則擔心,遺產稅的開征會導致財富的轉移。

  事實上,遺產稅在我國存在63年而一直未能開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大量暫時無法突破的障礙。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遺產稅存在的理由無非是促進社會公平。但遺產稅開征也要面臨新的不公平問題。特別是在當前的中國,如何保証同樣的遺產享受同樣的稅收待遇,需要突破一系列障礙。在個人收入監控制度還很不健全的條件下,創造征收遺產稅的公平環境,無疑有較大的難度。由於存在大量不易監控的財產,遺產稅很難解決所得稅留下的問題。

  “此外,對於遺產稅制設計還沒有統一意見,哪些遺產應列入征稅范圍,哪些遺產不列入?這就不僅要考慮稅收征管條件,還要考慮對效率和公平的影響。”楊志勇說,假如繼承的是正常運行的企業,但繼承人缺少現金,短期內變現肯定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在楊志勇看來,收入再分配的順利進行需要一整套公共政策工具的配合,遺產稅就是其中之一,遺產稅收入越多,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就會越大。但遺產稅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並不主要體現在遺產稅收入上。開征遺產稅的國家和地區多在慈善捐贈和其他公益捐贈等方面有較為寬鬆的規定。實際上,開征遺產稅的國家和地區所征收到的稅收收入佔稅收總收入的比例是較低的。

  是買大額保險還是投資再生產

  從全球來看,目前已經有114個國家和地區開征了遺產稅。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發布的報告對開征遺產稅能帶來的稅收收入有過一個估算。2012年中國稅收收入超過10萬億元,按遺產稅收入達稅收總額2%計算,如果開征遺產稅,每年就能收入2000億元。

  這被認為是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的一個好辦法。

  不過,很多專家擔心,如果開征遺產稅,極有可能出現財富轉移。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2010年以來,我國投資移民的比例上升得很快,如果我國開征遺產稅,會推動更多的人將資產轉移到境外,那將是我國經濟的一大損失。不僅如此,還將對我國中等收入人群造成負面影響,使得這個群體難以壯大,從而難以起到社會穩定器的作用。

  事實上,開征遺產稅或遺產稅稅率較高的國家和地區,與不開征或遺產稅稅率較低的國家和地區相比,總是會存在這樣的問題,財富會從前者轉移到后者。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一些國家和地區取消了遺產稅。比如香港地區在2006年取消了遺產稅,新加坡也在2008年取消了這一稅種。

  2007年,台灣地區遺產稅最高邊際稅率50%,當年就流出3億美元資金。2009 年,台灣地區將遺產稅的最高邊際稅率由50%調降為單一稅率10%,結果當年資產流入就達207億美元。

  楊志勇告訴記者,如果一個社會流行的觀念是鼓勵個人憑自己的力量創造財富,那麼富人也不見得就一定要將財富留給子孫后代。子孫有能力,何愁沒有財富?在這種觀念下,即使遺產稅不存在,也不太可能有太多的因財富差距所致的代際間不公平。如果一個社會有很好的公共服務,窮人家的孩子也有同樣的受教育機會和工作機會,也同樣可以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那麼這樣的社會也不太需要遺產稅來調節。

  不過,我國目前還缺少這樣的觀念和社會風氣。這也導致很多富人考慮通過大額壽險的方式規避可能出現的遺產稅,從而順利實現資產傳承。

  “不斷出現的高額壽險保單對整個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負面效應。”郝演蘇說,我國目前正是需要投資再生產、創造就業、拉動消費的階段,卻把大量資金放入保險的盤子,不論對個人還是對整個社會都是巨大的損失。

  郝演蘇告訴記者,就像是把錢存入銀行一樣,購買大額壽險並不能帶來大的投資回報,這些錢本應該進入實業創造更多的財富,現在卻因為對遺產稅的擔心退了出來。現階段還不能鼓勵大家去購買大額壽險,相反應該鼓勵富裕人群投資再生產,這個問題需要國家通盤考慮。

 

(責編: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