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麥積山石窟“東方微笑”穿越千年迷倒眾生--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甘肅麥積山石窟“東方微笑”穿越千年迷倒眾生

2013年07月16日15:17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蘭州7月16日電(記者張文靜 王艷明胡振華)“小沙彌笑得很動人,毫無機心,但又有點頑皮。正是這樣的笑容,讓到訪游客頓然忘俗。”邵春花繪聲繪色地說。

  邵春花是甘肅省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的一名講解員。此時,她正在為133窟裡的游客講解石窟的傳神之作“東方微笑”小沙彌。

  這尊泥塑像小沙彌位於133窟東北角的佛龕裡,身高不足1米,細瞇雙眼,面帶微笑,憨態可掬。這一動人微笑已經“綻放”了上千年。

  此時,洞窟之外,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在雨水和霧氣的共同作用下,一縷縷薄雲淡霧緩緩升起,將石窟包圍了起來,形成了難得一見的“煙雨麥積”盛景。

  麥積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著稱於世,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之美譽。在眾多的泥塑作品中,最令游客神往的便是這尊小沙彌像。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35公裡處,因形似農家麥垛而得名,開鑿在山崖峭壁上。從十六國后秦時開窟造像,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 代、宋、元、明、清,延綿1600多年,現存佛教窟龕190多個,泥塑石雕、石胎泥塑7200余身,壁畫1000多平方米。

  “在崇尚佛教的北魏時期,麥積山石窟及其周邊地區傾向將士大夫最理想的美的化身通過小沙彌的形象塑造出來。小沙彌面露憨厚又帶有稚氣的神情,似乎在聆聽佛的教誨。雙眼微瞇抑或像思考教誨,抑或像參透了其中奧妙。”邵春花說。

  她形象生動地講解將進入133窟的游客帶入了一個忘卻塵俗的境界。游客在看過小沙彌后,也露出了會心地微笑,忘掉了世俗的一切煩擾。

  “看到有1500多年歷史的小沙彌還能對我們微笑,很激動,不得不讓我們再次感慨古人雕刻技法的嫻熟和現今的有效保護。”上海游客尤女士說。

  截至6月底,麥積山石窟今年已接待國內外游客20多萬人次。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其中有不少是為了一睹小沙彌的魅力。就連很多來自西方的游客也想感受“東方微笑”與“蒙娜麗莎微笑”的不同。

  但這兩種“微笑”究竟有何區別,誰也難說清楚。

  “對中國人來說,小沙彌會更貼近其生活與世俗。”在邵春花看來,盡管歷史背景、創作時代等均有不同,但它們都穿越了時空,給人們帶來了無限遐想,帶來溫暖和慰藉,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小沙彌外,麥積山石窟還有一批令人神往、引人駐足的造像作品。

  比如123窟內,一尊維摩詰塑像,頭梳小髻,造型清瘦,給人一種機智和安詳的感覺,不同於壁畫和浮雕中通常所見面帶病容的老者﹔對面的文殊菩薩,服飾華麗,沉靜無畏,瀟洒大度﹔兩側的童男童女,猶如鄰家小孩,天真、活潑。

  邵春花說,7月中旬以來,麥積山石窟一直陰雨不斷,但依然有很多游客前來參觀。

  以“東方微笑”小沙彌為代表的泥塑作品讓游客流連忘返,穿越千年后,依然傳遞著生命的奧妙和生活的氣息。游客在放鬆心情的同時,也從精美的古代藝術裡汲取了人生感悟,收獲了世間百態。

(來源:新華網)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