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日前,國務院已經下發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目前,中央編辦正在研究起草關於規范國務院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意見稿。據新華社電
■ 焦點問答
當前行政審批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摸清行政審批事項底數是起點
記者:當前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分哪些步驟推進?
負責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前六輪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
當前,我們需要抓好四項主要任務:
一是摸底核實。就是把國務院各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底數弄清楚,匯總形成中央政府“行政審批事項目錄”,鎖定改革的目標,把這些項目拿到太陽底下“晒一晒”,讓全社會監督。這是推進整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起點。
二是取消下放。包括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少資質資格許可、逐步改革工商登記制度等。在大量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后,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而建立健全功能完善、防控嚴密、執行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工作體系,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
三是規范優化。就是將各部門保留下來的審批事項公開信息、規范行為、優化流程、提高效率。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規范和優化行政審批行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其置於公開的監督之下,從長遠來看,要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建立統一的網上行政審批平台,以更好地服務社會和群眾。
四是嚴控新增。大力削減現有行政審批事項是針對存量的改革,另一方面,還要防止這邊減那邊增,不能按下葫蘆浮起瓢。日前,國務院已經下發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此外,中央編辦正在研究起草關於規范國務院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意見稿。
如何推進政府部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公開所有取消事項接受監督
記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涉及部門實際利益,可以說是政府部門的“自我革命”,怎樣保証這項改革扎實推進?
負責人:經過前幾輪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剩下的就是“硬骨頭”了,今后工作難度會很大。我們探索了五個方面的機制:
一是評估機制。部門審批事項要先經過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企業協會和服務對象、專家學者這“三關”的評估,我們匯總各方面意見后再去與部門談取消下放,增強針對性有效性,提高改革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二是競爭比較機制。定期向部門發送審批項目取消下放進度表,並編發簡報,讓部門相互了解這項改革的工作進展。
三是與教育實踐活動相互促進機制。
四是綜合考核評價機制。把推進改革情況納入相關考核范圍,發揮好政績“指揮棒”的作用,並探索引入“第三方評估”,評價改革成效。
五是公開和監督機制。“開門”搞改革,公開改革全過程,形成長效監督機制。我們准備公開現有審批事項“總清單”、公開每一批取消和下放的審批事項、公開保留的審批事項和流程,還要公開監督和舉報方式,全天候接受群眾的投訴舉報。
歷次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
1 2002年 789項
2 2003年 488項
3 2004年 470項
4 2007年 186項
5 2010年 184項
6 2012年 314項
7 2013年5月 11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