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 黃?)近年頻繁出現的霧霾讓人們覺得環境“生了病”,大家都盼著這個病能早點好。不過,國外那些曾受霧霾困擾的城市都是經過了長期、系統性的治理后才見到成效,因此我們需要正視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的事實,才能科學地規劃和決策。
例如,美國洛杉磯早在1943年就出現了嚴重霧霾,后來又多次發生光化學煙霧公害污染。當時,政府和民眾也急迫地尋求治理之道。但直到1970年美國出台《清潔空氣法案》后,空氣質量才逐漸好轉。據統計,洛杉磯一級污染警報的天數1977年為121天,1989年下降到54天,1999年這個數字才降為零。
曾經以“霧都”聞名於世的英國倫敦也是如此。1952年倫敦出現嚴重空氣污染事件,導致約1.2萬人死亡。英國議會1956年通過《清潔空氣法案》,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倫敦空氣中污染物含量才下降到接近現在的水平,治理過程持續了30多年。
當然,隨著人們對環境治理的重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治理霧霾所需的時間或許會縮短,但期待下個月或是明年空氣質量就有明顯改善,恐怕不是很現實。
治理霧霾為什麼需要這麼久?因為從調查、分析、決策,到實施各項措施,要想每一步走對而且讓治理措施見效,都要花時間。
隻有准確判斷霧霾成因,才能作出科學的治理決策。比如,現在對北京霧霾的調查和分析中,就出現了研究方法的爭論。最近熱議的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中,關於北京“汽車尾氣與垃圾焚燒”對PM2.5貢獻份額的計算方式和結論,也引發其他研究人員的爭議。
又比如,在汽車尾氣這個問題上,先要確定尾氣究竟有多大影響、通過什麼途徑產生影響,才能決定採取何種調控措施以及如何實施。其他一些被廣泛懷疑的污染源頭如工廠、工地、火電廠、垃圾焚燒廠等,也要經過調查分析才能確定其對空氣污染的“貢獻”。此外,難以預測的氣象、氣候變化會如何影響霧霾等,都需要時間去摸清。
如果不管那麼多,一有霧霾就把看似可疑的源頭都“一刀切”,工廠全關掉,車輛統統不讓上路,顯然不切實際。生活要繼續,經濟需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治理霧霾的“本錢”。隻有在發展中調整經濟結構、升級產業,逐步消滅污染源,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霧霾大面積爆發很突然,但治理見效卻沒那麼快。曾患過“霧霾症”的洛杉磯和倫敦是如此,中國的一些城市也要有“長期治療”的耐心,持續重視,腳踏實地,才能最終走出“十面霾伏”。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