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微信朋友圈都在推銷東西!感覺朋友圈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意義。”在北京某銀行工作的蘇心何說,“一開始有個朋友發這種帖子還覺得挺有趣的,有時遇到特別想買的商品也出手。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打開朋友圈滿屏都是賣東西的,特別反感!”小蘇說,因為都是朋友們在發這些銷售信息,自己不好意思刪除好友,隻能悄悄屏蔽一下。
微信朋友圈彌漫著越來越濃的商業氣息。這本是用來交流心得、分享知識、增進感情的“思想花圃”,現在卻變成了一個類似網店的商業平台。許多養生、健康話題的帖子,后面都是賣減肥藥、營養品的QQ號碼﹔即使一篇普普通通的純觀點性文章,在最末尾也會出現些衣服售賣的廣告鏈接。
“並不是說朋友圈賣的東西都不好,可有了‘朋友’這層關系,遇到不愉快的消費體驗,隻能啞巴吃黃連。”媒體人徐小姐也為一次朋友圈購物耿耿於懷。她買了朋友圈互轉的“無皺襯衫”,但洗后穿上身,發現面料質地非常硬,穿著很不舒服。因為已經洗過,沒辦法退貨。在朋友圈發了購物心得,可又擔心因此影響朋友之間的關系。“金錢味重了,人情味就淡了。以后不會輕易在朋友圈買東西了。”徐小姐說。
“我曾經通過朋友介紹,在朋友的朋友那裡買過韓國化妝品,說是家裡有親戚在韓國可以代購,但買回來用著很可疑,進行專業鑒定后發現是假的。”河北的吳爭說,上當了還不能抱怨,買到假貨無處申訴,“朋友圈到底賣的是東西還是朋友?”小吳很窩火。
為什麼有人會想到在“朋友圈”賣東西?
“不用開店,不用租房,也不需要什麼正規經營資質﹔靠朋友轉發,銷售規模的增長是幾何級的。此外客戶評價被區隔,單向溝通,客戶沒有比價可能。”准備在朋友圈賣東西的趙龍說,在朋友圈賣東西,低成本低風險,賣出去就是賺。
的確,相比於淘寶,微信朋友圈無論是營運成本還是操作難度都要低得多,用戶可以直接拍照上傳商品圖片,不需要任何申請、手續,也沒有頁面美化、信用評價積累的過程,並且無需與客戶隨時隨地保持溝通,客服成本幾近於零。不僅如此,淘寶網上的同類產品很多,質量和價格也是相差懸殊,消費者想比價,一目了然,商家不得不盡可能壓低價格。而微信朋友圈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商品性價比如何,“朋友”們多半隻能憑主觀判斷。與此同時,很多四五十歲的人不會玩微博,但都在使用微信,“微商”潛在客戶可觀。
朋友圈與微博、論壇等最大的區別就是隱私性。“你隻能看到你朋友的信息,而看不到之前‘朋友圈’轉發鏈條每一個環節上的評論。就像是好多謠言都是在朋友圈傳出去的,找不到源頭也似乎沒有終點。”曾深受其害的北京白領張鵬說。
朋友圈賣東西主要是利用了朋友之間的信任,許多人受騙后礙於情面沒有採取什麼措施。“很多商品信息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轉發,你很難去找到最初的那個發帖人是誰,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執著於一定確認了賣家進貨的渠道后再購買,即使找到了貨源又有多少人具備判斷能力呢?”吳爭覺得,應當從自己做起,不隨意幫人轉發,尤其是自己都無法確定商品真偽優劣時。“隻有朋友圈裡的每個人都做到這點,才能有效遏制那些不法商家的壯大”。
張鵬認為,從鼓勵年輕人創業、降低創業門檻的角度,“微商”是個不錯的渠道。“拉扯一把,幫朋友做些事,這也是情誼。但相關監管得跟進,比如工商部門要設立全國聯網的匿名舉報電話,對活躍在微信朋友圈的不法商販,嚴加懲處。”張鵬說,一不傷朋友感情,二別損社會誠信,這樣的買賣,在朋友圈做做也無妨。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8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