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武警黃金部隊:40年為國探獲金資源儲量2365噸【2】

2018年11月29日11:1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黃金年產量僅為4.07噸

歷史不會忘記,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黃金年產量僅為4.07噸,此后30年間,全國共生產黃金277噸,平均年產量不足10噸。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第一個斑岩型特大岩金礦床——黑龍江團結溝金礦由武警黃金部隊提交﹔時隔不久,嘉陵江畔,全國第二大金礦——四川白水砂金礦問世。僅“六五”期間,武警黃金部隊就提交178噸黃金資源儲量報告,佔全國提交黃金資源儲量的三分之一,其中60.5%以上可以直接生產利用,為國家走出黃金需求捉襟見肘的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七五”期間,全國黃金工作領導小組在全行業推行黃金部隊儲量承包管理模式,帶動全國地勘隊伍幾年內提交1000多噸黃金資源儲備,將中國貧金的帽子扔進了太平洋。

40年踏夢出征,黃金部隊累計探獲黃金資源儲量2365噸。

武警黃金部隊常年奮戰在雪域高原、戈壁荒漠、深山密林、沿邊沿海等自然環境惡劣的艱苦邊遠地區,長期無水無電無信號,有的地方甚至是人們從未涉足過的“生命禁區”。為了採集到准確的地質數據,地質兵向無名的山峰發起沖鋒。(原武警黃金部隊 供圖)

國家黃金儲備躋身世界第一

武警黃金部隊忠實履行“為國找礦、為民造福、為黨增輝”的職責使命,賦予了黃金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詮釋了先進軍事文化的精髓,著力表現出忠誠於黨的政治品格、熱愛人民的根本立場、報效國家的志向抱負、獻身使命的崇高品質、崇尚榮譽的精神追求。

改革開放初期,在全黨工作重心向經濟建設轉移、國家急需黃金戰略儲備的緊要關頭,武警黃金部隊受命組建,開始了尋金報國的偉大征程,在經濟建設中成長為一支“金不換”的勁旅。黨和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脫貧攻堅戰,黃金部隊揮師西進,在無人區、貧困區找到一條條金礦帶,捧出一個個“金娃娃”﹔在“聽誰指揮”“為誰當兵”等歷史課題面前,交上了一份令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改革開放進入攻堅階段,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許多發達國家經濟形勢江河日下。此時,武警黃金部隊及各支找礦隊伍已使國家黃金儲備躋身世界第一的位置。從貧金到第一,該部隊為戰略機遇期提供了強力戰略支撐,助推中國“經濟高鐵”增速平穩運行。

武警黃金部隊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壯大,官兵既是改革大業的見証者,又是建設者。

據"人民武警"微信公眾號報道,武警黃金部隊組建40年,先后歷經4次編制調整、4次任務轉換,每次他們都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持部隊發展需求服從國家戰略需求,部隊局部利益服從國家全局利益,部隊轉型布局服從國家改革布局。

兵塑。八月,青藏高原的天就好比“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在此執行軍事地質調查任務的黃金兵,在山腳下淋了一身雨,攀到山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瞬間將他們打造成了“雪人雕塑”。(原武警黃金部隊 供圖)

(責編:朱江、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