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武警黃金部隊:40年為國探獲金資源儲量2365噸【5】

2018年11月29日11:1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西藏昂仁工作區平均海拔4800米,最高海拔6005米,氧氣含量僅為海平面的50%,為了測得精准數據,官兵時常經受高紫外線、岩溶滾石、暴風雨雪的侵襲,甚至要赤腳趟過冰冷的遠古冰河,攀爬雪山峭壁,在“生命禁區”挑戰生理極限。伴著“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鏗鏘誓詞,他們挑戰禁區、建功雪域,填補了我國海拔6000米以上沒有大比例尺地質填圖的空白。

2016年7月24日,在平均海拔4500米青藏高原執行地勘任務的黃金六支隊三大隊官兵們告訴記者“雖然執行任務的區域是沒人見証的無人區,但每個跋涉的腳步都將向強軍夢想更進一步”。(原武警黃金部隊 供圖)

進入數字化找礦時代

找礦,既是對體力和意志的挑戰,也是智力和科技的比拼。

黃金部隊牢牢把握“科技是找礦支撐”的方向,逐步實現了從羅盤、地質錘和放大鏡“老三件”到數碼相機、攝像機、掌上電腦、錄音筆和手持衛星定位儀等“新五件”探礦設備的發展﹔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全部投入使用,結束了手工繪圖的歷史﹔高精度衛星定位系統配備到地質中隊,使成礦預測時間顯著縮短﹔海事衛星電話、北斗衛星定位儀、車載電台等設備的使用,對點遍全國、人撒九州的部隊礦點實現了高效管理﹔衛星遙感解譯、數字圖像處理、高密度電法儀、全液壓鑽機等高科技裝備和先進找礦手段的應用,實現了空中、地面和地下立體透視礦藏的突破,標志著黃金部隊正在快速進入數字化找礦時代。

創新帶來突破。上世紀80年代,黃金部隊科研人員突破“鹼性岩脈不成礦”論,發現東坪金礦。

上世紀90年代,隨著砂金越來越少,尋金向地層深處延伸,科技的作用更為凸顯。黃金地質研究所科研人員傾注10年心血,完成了中國典型金礦研究等5大系統工程,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黃金礦產圖集》第一次全面反映了我國黃金礦產資源分布、生產利用與發展遠景。

在《中國礦物志》的大家族裡,一直缺少金礦物志。1994年,黃金地質研究所工程師蔡長金6年攻關完成《中國金礦物志》,填補了這項空白。

2017年4月18日,武警黃金部隊隆重舉行第三次出征誓師大會,鏗鏘的誓言和嘹亮的歌聲響徹在祖國13個省區。圖為黃金十支隊誓師大會現場。(原武警黃金部隊 供圖)

(責編:朱江、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