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發電迎來政策利好——
中央財政25億元補貼生物質發電

田間秸稈、餐廚垃圾正成為重要的發電原料。為實現生物質發電行業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印發《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合理安排今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明確補貼資金央地分擔規則,推動新開工項目有序競爭配置,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持續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競爭力。
生物質發電,含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3409萬千瓦,同比增長31.2%。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中國生物質發電建設規模快速增長,在加快處理農林廢棄物和生活垃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隨著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增長不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需要,補貼資金缺口持續擴大。
為此,《方案》結合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管理,合理安排今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有利於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方案》,今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資金總額為25億元。其中,用於安排非競爭配置項目的中央補貼資金20億元﹔用於安排競爭配置項目的中央補貼資金5億元(安排農林生物質發電及沼氣發電競爭配置項目補貼資金3億元、安排垃圾焚燒發電競爭配置項目補貼資金2億元)。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方案》重點突出“分類管理”:
一是在補貼項目上分類管理,分非競爭配置和競爭配置兩類分別切塊安排補貼資金,既保障存量已建在建項目有序納入補貼范圍,也保障一定規模的補貼資金用於競爭配置,促進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推動生物質發電從快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二是在央地分擔上分類管理,按照各省(區、市)不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生物質資源稟賦,科學合理確定不同的央地分擔比例。2020年9月11日(含)以后全部機組並網項目的補貼資金實行央地分擔,按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合理確定不同類型項目中央支持比例,西部和東北地區中央支持比例高於東、中部地區﹔
三是在競爭配置中分類管理,分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兩類分別切塊安排補貼資金,分類開展競爭配置,更好實現公平競爭。考慮燃料收購成本等項目運行特點,同一地區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及沼氣發電項目中央支持比例高於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與此同時,為推動納入補貼范圍項目按期落實實施,更好發揮生物質發電項目在環境治理和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給等方面的作用,《方案》明確了項目建設期限:納入2021年中央補貼范圍的競爭配置項目,應在2023年底前全部機組建成並網,實際並網時間每逾期一個季度,並網電價補貼降低0.03元/千瓦時。2020年底前開工的非競爭配置項目,均須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建成並網,逾期未並網的項目取消非競爭配置補貼資格,后續可通過參加競爭配置的方式納入中央補貼范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市場監管總局: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394.5萬戶
-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李楠樺)今日,國新辦舉行《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熊茂平介紹,《條例》是我國制定出台的第一部統一規范各類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對各單行法律法規中關於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相關制度進行了優化和統一,確立了我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基礎性制度。…
- “首月1元”“免費贈險”被叫停!北京銀保監局整治互聯網保險營銷亂象
-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北京銀保監局網站消息,北京銀保監局辦公室今日發布關於專項整治北京地區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全面停止在北京地區發布存在過度營銷、誘導消費問題的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廣告,包括但不限於“首月1元”“1元升級”“免費贈險”“實物抽獎”“限時停售”等誘導、誤導性的內容,以及存在廣告標識不清晰、關閉按鈕不顯著、整屏誘導點擊等問題的廣告。 北京銀保監局指出,近期,部分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廣告存在過度營銷、誘導消費等突出問題,導致大量保險消費糾紛。…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