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雙碳’新機遇 行業新格局”系列報道——

助推低碳發展 綠色金融大有可為

人民網記者 王仁宏
2022年06月15日08: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綠色低碳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的復雜工程和長期任務。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正全面展開,這既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提供了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即日起,人民網推出“‘雙碳’新機遇 行業新格局”系列報道,探究行業在踐行減排降碳過程中的新挑戰、新機遇、新成效,觀察行業“雙碳”目標現狀、前景及路線圖。

經濟是肌體,金融為血脈。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我國金融業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中的重要性不言則明。

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面對經濟綠色轉型的迫切需要,我國金融正持續發揮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市場定價三大功能作用,在創新中釋放出推動經濟低碳發展的綠色動能。

信貸資金加速涌入綠色產業

伴隨著“雙碳”目標戰略的穩步推進,綠色金融正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斷完善,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產品在不斷豐富中逐漸成熟。

以綠色信貸為例,近年來,在有關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綠色貸款持續保持高增長。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8.07萬億元,同比增長38.6%,高於各項貸款增速27.6個百分點。

綠色貸款余額的高速增長背后,反映出我國產業綠色轉型的旺盛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表示,綠色信貸增速是同時期人民幣貸款增速的近4倍。這一方面反映了綠色信貸市場需求巨大,市場主體具有迫切的綠色轉型資金需求。與此同時,也反映出綠色信貸業務正成為金融機構信貸業務的重要增長點。

從資金流向看,這些資金主要用於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綠色升級及服務等領域。

據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一季度投向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貸款余額分別為8.27萬億元、4.74萬億元和2.3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3%、39.3%和58%。同時,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7.79萬億元和4.22萬億元,合計佔綠色貸款的66.5%。

“綠色財稅金融作用不斷增強,綠色金融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不可或缺的推動力。”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綠色金融部總經理張新蓉表示,綠色信貸余額持續穩步增加,綠色低碳相關產業呈現出較為強勁的發展態勢。其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余額佔比最高,接近一半,體現出基礎設施建設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綠色轉型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碳交易推動實現企業自發減排良性循環

2021年,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在經濟綠色轉型過程中,碳交易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和工具。

何為碳交易?碳交易即將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讓企業間通過市場手段進行排放權交換,以此平衡各自排放量、控制碳排放總量。

通常情況下,監管部門每年會根據實際需要,將指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配額分配給重點排放單位,若企業碳排放超額便需從市場中購入額度﹔若額度富裕,企業可在碳市場將剩余碳排放額度進行售賣。

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助理綦玖竑對人民網財經表示,與傳統行政管理手段相比,碳交易機制既讓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又為減碳提供經濟激勵機制,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帶動綠色技術創新和產業投資,是平衡經濟發展與碳減排關系的一種有效政策工具。

目前,全國碳市場已納入超2000家電力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中國已躍升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1年12月31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結束,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按履約量計,履約完成率為99.5%。

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重驅動下,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企業降碳減排的積極性,從而推動實現企業自發減排的良性循環,讓看得見的青山綠水,轉變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記者注意到,各地在實踐中創新探索,推出企業和個人碳賬戶體系,不斷開拓碳排放數據的應用場景,讓用戶的減排降碳行為,進一步從產業延伸至生活消費,貫穿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據綦玖竑介紹,目前,綠色交易所正積極建設企業碳賬戶、綠色項目庫等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同時研究國家核証自願減排量(CCER)與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產品有機結合的途徑,為金融業服務各行業減排降碳提供技術支持。

同為碳交易機構的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則於近日上線推出“綠蓉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台和“點點”碳中和服務平台。通過溫室氣體排放雲計算、碳核算、企業和個人碳賬戶等服務,全面評估企業、個人的綠色低碳表現,以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碳匯貸”“減碳貸”“CCER質押貸”等綠色金融產品,提升機構和個人減排降碳意識,踐行低碳生產、低碳生活理念。

“隨著金融機構在碳減排量化和定價等方面基礎能力的不斷提升,基於碳減排等綠色量化結果的金融產品設計,將推動資金配置與碳減排效果深度結合,為金融服務支持碳達峰碳中和提供重要保障。”綦玖竑表示。

創新金融產品服務賦能企業綠色發展

面對社會經濟綠色轉型的迫切需求,在政策引導下,金融機構正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推出更加豐富的貸款品種,滿足綠色產業多元化融資需求,源源不斷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

2021年3月,國家開發銀行成功發行首單“碳中和”專題綠色金融債券。截至目前,開發銀行已累計發行“大氣污染防治”“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等綠色專題債券14隻,有效助力提高綠色金融債券的市場流動性。據悉,開發銀行綠債發行所募資金,全部專項用於支持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及重點項目建設。

嘉駿熱電是位於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家熱電保供企業,企業自主研發的工業固廢再生利用項目實現了固廢資源化、煤炭減量化和排放無污染化。2022年新年伊始,嘉駿熱電以29萬噸碳排放配額為抵押標的,從當地光大銀行處獲得800萬元碳排放權質押貸款。通過以碳排放配額為抵押進行風險緩釋,為企業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

資溪縣是江西的下轄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7.7%,生態指數位列全國第七。為守護好一方山水,農行江西分行推出江西省首筆森林贖買項目貸款,將林農手中分散的林權集中置換為公司林權,作為質押引入擔保體系,不僅盤活了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還帶動當地一、二、三產業的良性循環發展,讓這裡增綠又增收。

不過,實現“雙碳”是長期目標,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需久久為功。自“雙碳”目標提出后,經濟發展向低碳轉型的要求更為迫切,對綠色金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張新蓉表示,目前,在碳中和進程中,綠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給都得到顯著提升,綠色金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和發展期。但在賦能各行各業實現“降碳”的過程中,金融業也存在如何有效提升高碳產業轉型效率、降低高碳企業轉型壓力及轉型風險等問題。

“從結構看,目前綠色信貸在全部信貸中佔比還不到10%,同時不少金融機構仍處於觀望狀態,與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對此,李廣子建議,未來仍需對金融機構開展碳金融業務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專項再貸款、稅收優惠、提高風險容忍度等﹔增加外部激勵,對金融機構評估環保項目風險提供方法上的指導等。

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未來仍需加強研發和產品創新力度,在綠色金融領域投入更多的資源,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結合項目風險特點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在做好企業環境風險管理方面,張新蓉建議,金融機構及時跟進環保領域政策、環保標准及產業技術三個維度變化,及時跟進完善對企業的整體風險評估體系。並通過探索開展環境風險壓力測試,進一步建立企業環境信息數據庫,推動金融機構建立企業環境信息的共享機制,倒逼相關企業強化環境信息披露力度和透明度,肩負起自身減排降碳的社會責任。 

 

相關閱讀:

“‘雙碳’新機遇 行業新格局”系列報道——在挑戰中育新機 建筑企業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

(責編:王仁宏、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