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聯通雲:引領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全面融合發展 共建產業新生態

2022年09月27日15:33 | 來源:人民郵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聯通雲:不止步於雲端

  187億。

  這是聯通雲在8月8日中國聯通2022年中期業績中公布的一個關鍵數據。僅半年的時間,業務規模高達187億,同比增長143.2%。

  但比起業務規模的攀升,作為通信行業的“國家隊”,聯通雲更在意的是自己能為數字經濟發展做出什麼有價值的貢獻。

  “我們期待通過市場和創新雙輪驅動,助推數字化轉型進程,並在這個進程中提供有競爭力、差異化的能力、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國聯通內部人士表示。

  在過去的時間裡,聯通雲連續發布了多款重磅成果,包括“茅台雲”“遼寧省級政務雲”等解決方案,至今已累計承建了20余省、100余個省市聯動的兩級政務雲,成功落地800多個智慧城市項目。

  這一系列動作,展示了聯通雲對未來發展的思考:以雲計算國家隊的擔當,引領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全面融合發展,共建產業新生態。

  當國家隊“雲”登場

  今年的雲計算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熱鬧”。

  從“國資雲”到“國家雲”,再到“國資監管雲”,國內雲計算市場的新生概念相繼問世,也不斷牽動著市場的目光。

  “有利於統籌發展與安全。”在聯通內部人士看來,當擁有國資背景的通信運營商進場,可以有效將安全邊界進行拓寬並放大,同時相應的監管措施和數據保護能力也會得到加強。

  更重要的是,國資央企的加碼可以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構建合作共贏的雲計算產業生態格局。

  “既能盤活國內雲計算產業的衍生價值,還可以通過信創的方式繼續保持優勢。”他表示,這種方式可以拓寬現有雲計算產業的范圍和規模,將雲計算產業逐步覆蓋到雲原生領域、基礎架構領域和數據安全領域等。

  至此,歷經14年錘煉的聯通雲再度進行了全面升級,充分發揮“安全可靠、雲網一體、專屬定制、經濟實用、多雲協同”的特色優勢,在技術創新、產業賦能、生態共建上迭代出新,雲計算國家隊的品牌聲量越來越大。

  雲上數字化轉型升級

  如何發揮通信運營商的“國家隊”優勢,進軍雲計算市場?對聯通雲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今年已經逐漸清晰。

  在中國聯通內部人士看來,統納完整的雲產業鏈中(IaaS+PaaS+SaaS),目前聯通雲的優勢更集中於底層基礎設施的建設,具備顯著的央企優勢和資源統籌能力。

  “場景化與一體化。”他用了這兩個詞概述理想中聯通雲的發展路徑:即針對具體的細分需求發展七大場景雲,並從資源支撐逐步演變為提供一體化的運營服務。

  以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數字營銷APP“i茅台”為例,APP在3月31日上線試運行首日,下載量即登蘋果APP Store榜首,申購人次超過620萬,瞬時活躍並發高達160萬人次。在業界人士看來,這對電商平台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強勁的性能得益於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和貴州茅台集團聯合打造的“茅台雲”。從項目伊始,團隊就針對雲產品深度定制,雲原生和虛擬化技術完美結合,充分激發了底層硬件的性能優勢。同時,還就雲端計算、存儲、網絡等場景做了優化配置,提供定制化高可用及保護性限流方案。

  “從物理服務器遷移到雲服務器,完全可以24小時保障數據穩定性,成本也沒有線性增長。”貴州茅台集團負責人表示,當前平台整體表現一直優異,通過高效的流量負載機制、彈性的流量節點處置,將有效保障國慶期間電商搶購等高並發場景對服務器穩定性的要求。

  如果說企業的“雲上”是出於提升運行效率,開啟新的商業場景。那麼與之對比,政府部門的“雲上”意義則更加深遠。

  遼寧省級政務雲平台就是一個典型。依托遼寧省電子政務外網,中國聯通參與建設的省直廳局業務系統可以快速實現系統部署和業務上線,已累計承載了全省74家省直單位的600余個業務系統,提供15萬核VCPU、存儲30PB的資源量。

  “推動信息系統遷移上雲是實現數據共享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中國聯通遼寧省分公司負責人表示,省直廳局業務實現上雲集約化運維以來,運營費用平均節省了一半以上。同時,公司還為政務雲平台項目投資建設了同城北分中心和異地災備中心,保障業務數據的安全可靠。

  事實上,這些正是聯通雲所倡導的雲原生實踐,即幫助茅台集團與遼寧省直機關這樣的客戶,切實享受到雲計算技術高效能低成本的價值,實現雲上數字化轉型升級。

  不止步於雲端

  “做生態”這件事,一直被雲服務商挂在口中。但今年的聯通雲似乎鉚足了勁,雲生態建設被頻頻提上日程。

  從某種意義上說,雲計算本質上就是生態協作的產業模式。除了央企、國企之間的相互合作,關聯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校、廠商也是聯通雲的重要拼圖。

  很明顯,聯通雲的生態布局全面而廣泛,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進展——比如今年7月,中國聯通邀請了16名院士作為科技委特聘專家,攜手高校和研究機構打造了一批創新研究院、聯合實驗室,促進人才與知識要素集聚。

  另一方面,公司還引入了100多家合作伙伴入駐聯通雲市場,充分發揮多方在資源、渠道、技術等方面的融合優勢,構建共享共贏的產業生態。

  “在算力與業務的扶持之外,廠商也需要產業鏈的資源打通。”剛與聯通雲簽署合作伙伴戰略協議的某科技公司舉例說,公司在圖像識別(CV)、自然語言處理(NLP)、邊緣計算AI平台等領域擁有多項專利,可提供從端到雲一體化的AI內容安全解決方案,期待能與聯通的渠道觸點、平台資源深度融合,為用戶打造安全高效的標准產品。

  這個過程也可以用“一橫一縱”來理解。一橫代表政務、工業、醫療等細分場景,而這一豎,則代表垂直行業和創業生態。

  “數字化本身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真正希望做的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來提高產業的效率效能,創造新價值。”中國聯通內部人士的觀點直接表明了種種行為的初衷。

  可以看出,聯通雲的目標不是停留在雲端,而是改造產業要素,重塑整個價值鏈條。考慮到聯通雲的百億規模體量,如果這種關系能夠長期穩定地維持,將會為整個行業帶來生產關系的優化,從而釋放更大的生產力。

  而這正是雲計算作為一種革命性力量的魅力所在。(程唯珈)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800米賽馬”薪酬模式 激發管理干部動力活力
  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要部署內容之一,通過強化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大力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面推進用工市場化、靈活開展多種方式中長期激勵等方式,突出抓好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是提升國企活力與效率的關鍵。 上海科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國進表示,在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中國廣核集團牽頭組建的上海中廣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科技公司”),以“三能”改革為抓手,實施“800米賽馬”模式干部薪酬機制改革,通過“同行賽、公司賽、同級賽”,打破資歷、職級等限制,將管理干部的年薪與年度任務價值貢獻強關聯,激發干部隊伍自主思考企業發展路徑、主動承擔公司重點任務,達到“無需揚鞭自奮蹄”的精神狀態和行為模式,有效激發了管理干部活力動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新興際華集團:改革是永恆主題 要讓職工有更多獲得感
  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在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已基本完成,國企改革在眾多領域取得了決定性成果,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梳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一系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集中宣傳報道國企改革進程中涌現出的鮮活故事,人民網財經組織了“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系列訪談,系統、全面、生動地展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的改革成效,及企業員工的精神風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