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載人航天30年——

逐夢天宮 探索不止(科技強國·奮斗之路)

鄧  孟
2023年03月16日06: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開欄的話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進入新時代,中國科技實力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的基礎日益厚實。科教觀潮版從即日起推出“科技強國·奮斗之路”和“科技強國·名家筆談”系列報道,聚焦攀登科技高峰的精彩故事。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面向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2022年12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向全世界鄭重宣布,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幾代中國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完成了“三步走”戰略任務,建成了自主建造、獨立運行的“天宮”空間站,在浩瀚宇宙書寫了用航天夢托舉中國夢的壯麗篇章。

  跑出航天“加速度”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為搶佔戰略制高點,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國競相發展載人航天。當時,美俄等16國醞釀聯合建造國際空間站,卻沒有將中國納入其中。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決心獨立自主建造自己的空間站。這是一場站在不同起跑線上的比賽,一切須從零開始。

  “三步走”,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路徑,也是一份極具中國特色、彰顯中國智慧的藍圖。30年來,中國載人航天穩扎穩打、穩中提速——前20年扎實夯基壘石,后10年全力加速沖刺。

  1992年至2002年,用10年時間,中國完成神舟一號到四號4次無人飛行任務,全面驗証了各系統功能性能、系統間接口協調匹配性,健全完善了研制試驗組織指揮體系和相關基礎條件建設,為執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3年到2012年,又用將近10年時間,先后執行神舟五號、六號、七號、九號4次載人飛行以及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任務,先后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間出艙、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一舉跨越發達國家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

  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后,經過3年精心准備,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密集執行長征七號、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4次任務,考核綠色、無毒、低污染的新型火箭,啟用生態、環保、開放的新發射場,建成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開展大量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空間站貨物運輸、推進劑在軌補加等關鍵技術,工程“第二步走”圓滿收官。

  2020年5月,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拉開了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從2021年4月天和核心艙發射到神舟十四號返回,中國載人航天在20個月內,密集實施11次發射、3次飛船返回、2次艙段轉位、7次航天員出艙,4個飛行乘組12名航天員接續在軌駐留,航天員乘組首次完成在軌輪換,突破掌握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空間站組裝建造、再生式環控生保等8項關鍵技術,如期建成空間站,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中國航天的“加速度”。

  突破掌握核心技術 

  1995年,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對接機構技術負責人張崇峰到國外研制單位考察。外方專家自豪地說:“世界上所有的對接機構都是我們這裡生產的”,並直截了當地告訴張崇峰,對接機構研制難度非常大,不如直接購買他們的產品。可是在費用上,對方卻開出天文數字,僅設計專利費就高達1億美元。張崇峰聽了暗下決心,“一定要研制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對接機構”。

  實踐一再証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掌握核心技術才能不被“卡脖子”。

  作為系統最復雜、科技最密集、創新最活躍的科技工程之一,載人航天涵蓋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航天醫學、空間科學等眾多科學領域,涉及系統工程、自動控制、計算機、航天動力、通信、遙感、新能源、新材料等諸多工程技術,是當之無愧的國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至今對載人飛船研制歷程記憶猶新。飛船由13個分系統、涉及300多家協作單位,船上裝有300多根電纜、600多台設備、8萬多個接點、10萬多個元器件、50多萬條軟件程序,每一個焊點、每一根導線、每一行語言都不能錯。神舟一號研制過程中,僅一個火工鎖就進行了100多次可靠性試驗,飛船第一次聯試用了200多天時間。因此,被大家譽為“萬人會戰造神舟”。

  據統計,30年裡,工程全線先后突破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探索出“三垂一遠”測試發射、“N+1”空間站交會對接技術驗証、一級半構型火箭直接入軌等創新方案﹔自主研制出8型飛行器和3型火箭,貨運飛船貨重比居世界第一﹔創造性設計能夠開展拓展實驗的飛船留軌艙,建立完備的陸海天“三維一體”測控體系﹔獨立自主研制出“飛天”艙外航天服﹔攻克再生式環控生保技術這一世界性難題,成功實現空間站大氣、水等資源循環再生……航天產業的跨越發展,也輻射帶動了原材料、微電子、機械制造、化工、冶金、紡織、通信等領域快速發展,極大促進我國科技水平整體提升。

  培養專業人才隊伍

  上世紀九十年代,正值市場經濟蓬勃興起之際,一股“下海”浪潮席卷全國。航天人才大量流失,很多骨干企業面臨困難,當時甚至出現了“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說法。有老同志回憶:“當時,如沒有載人航天這根‘好苗子’,就留不住人才、保不住能力,哪來現在中國航天雨后春筍、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

  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之初,工程有7大系統,到空間站階段增加至14大系統及上百個分系統,參與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經過30年來的錘煉,中國航天事業培養出一支作風過硬、專業扎實、善於攻關、堪當重任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推動我國航天科研試驗能力整體躍升,並為后續其他重大航天工程建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時至今日,這份紅利依然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30年前,王永志、戚發軔等第一代創業者在花甲之年扛起重任、奮斗終身﹔如今第二代奮斗者在事業滾滾前進的洪流中磨礪成長,已成為領軍人才﹔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已在各自崗位勇挑重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不少科技工作者是“航二代”甚至“航三代”,他們生於斯長於斯,大學畢業后又主動回到東風航天城,把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心中神聖的事業。

  2020年5月,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對外宣布,將在2022年前后建成中國空間站。

  消息很快引發關注。在當時尚未發射一個空間站艙段的情況下,如此自信地對外宣布“時間表”,似乎不太符合中國載人航天一貫嚴謹、留有余地的宣傳風格。

  在后來的新聞發布會上,官方一次性公布全年6次任務計劃﹔在重大任務前,宣布發射窗口精確到“分”﹔主動邀請境外媒體赴任務現場深入採訪﹔媒體更加開放、多維、高清地進行直播,並首次獲得天地直播採訪航天員的機會……

  新聞報道中的些許變化,讓外界明顯感到“中國航天變得越來越開放自信了”。

  中國載人航天之所以“敢說”,關鍵在於“能做”,有底氣、有實力、有自信。三十載厚積薄發,牢牢地掌握自己命運的中國載人航天,必將行穩致遠、未來可期。

(責編:衛嘉、袁勃)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