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會客廳·博鰲時刻——

從“高大上”到“接地氣” 遙感技術讓綠色出行更智慧

人民網記者 任妍 王天樂
2024年03月29日13:2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觀點摘要】

·遙感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的深度融合,是未來交通發展的關鍵方向。這種融合不僅提升了汽車的智能化水平,還能大幅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為實現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鋪平道路。

·遙感技術是城市交通管理和規劃的有效工具,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發揮關鍵作用,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有效緩解擁堵、提高響應速度,有助於構建更加智能、高效的城市生活環境。

·科技創新應與承擔社會責任並行,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技術領域。年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應積極投身於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的研究中,不僅因為這是技術發展的趨勢,更是對社會負責任的體現。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在邁向綠色、智能化交通的未來道路上,新能源汽車和遙感技術的結合是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

3月26日至3月29日,以“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論壇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遙感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的深度融合,是未來交通發展的關鍵方向。這種融合不僅可以提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還能大幅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為實現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鋪平道路。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速。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生產892.0萬輛,累計出口104.8萬輛。“中國造新能源汽車,走在全世界前列,電能、氫能都是未來我們能夠實現綠色駕駛的新的方向。”李德仁說。

當前,遙感技術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李德仁介紹稱,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通過遙感技術,為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他提到,通過集成北斗定位系統、慣性導航、攝像頭、激光雷達以及人工智能軟件等多種傳感器,可以實現對汽車周邊環境的高精度感知,從而支撐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高效運行。

“遙感技術也是城市交通管理和規劃的有效工具,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發揮關鍵作用。”李德仁表示,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可以有效緩解擁堵、提高響應速度,有助於構建更加智能、高效的城市生活環境。

李德仁進一步分享了遙感技術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成功應用案例,如武漢市的智能交通系統。這一系統通過智能化管理,顯著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減輕交通擁堵,縮短事故處理時間,還能大幅提升城市交通的整體運行效率。”李德仁補充道。

在談及遙感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安全領域的應用時,李德仁特別提到了熱紅外傳感器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車在充電過程中可能會有火災風險,而熱紅外傳感器能夠及時監測並預警,保障充電安全。”這一點突出了遙感技術在預防和管理新能源汽車潛在安全風險中的關鍵角色。

此外,李德仁指出,在當前智能化服務深入生活的背景下,遙感技術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的智慧停車解決方案,不僅節省了停車調度時間,還為公眾帶來了便利。智慧停車和停車場的智能管理已成為智慧交通發展的趨勢,極大地提升了交通管理的便捷性和效率。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遙感技術在日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李德仁認為,通過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如5G和6G網絡,以及地面和衛星網絡,構建全方位互聯的互聯網和物聯網是關鍵。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來替代傳統的工作和思考模式,是實現低碳、無污染、綠色自動化及舒適化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有效途徑。

針對遙感技術如何解決新能源汽車面對的挑戰,李德仁表示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機械化的管理交通手段可以變為智能化﹔二是,道路負載規劃,按照大數據確定的堵點來做新的基本建設,用最少的投入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交通路況﹔三是,道路管理智能化,掌握好出行的大數據,就能智能分配管理。

談及未來發展趨勢,李德仁表示,非常看好遙感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結合的未來,這將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精確和可靠利用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深入,這種結合有望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發展,為實現綠色出行和可持續社會貢獻重要力量。這不僅能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質,還能開創一個更加環保、便捷、安全的未來出行方式。

“科技創新應與承擔社會責任並行,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技術領域。”李德仁說,年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應積極投身於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的研究中,不僅因為這是技術發展的趨勢,更是對社會負責任的體現。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實習生張泊洋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閱讀】

中國經濟仍是世界經濟“穩定器” 5%增長目標值得期待

加快能源綠色轉型 讓更多可持續發展成果惠及民生福祉   

因地制宜、開拓創新 新質生產力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