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银行揽储增速两倍于大行
五大行、8家股份制上市银行和3家城商行今年第三季度末存款余额较二季度末分别增加了4.67%、10.95%和8.95%
1.08倍和1.1倍利率之间微小的区别,正在影响数千亿元存款的“安家选择”。
上市银行日前披露完毕的三季报显示,今年以来,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吸收存款的数度快于大行,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实行的第一个完整财季(今年3季度),股份制银行吸储的速度达到五大行的两倍以上。
“大行主动选择了不将存款利率上浮至顶,就考虑到了新增存款可能部分会被分流的可能,但是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一位中型银行财务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毕竟,大行吸收存款的基数较低,即使微小的成本差异,也可以对利润产生明显影响”。
理财资金回流为揽储减压
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25个基点,同时放宽利率浮动区间,即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两次放宽利率浮动区间,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启了新的篇章。
依据对于利率浮动的选择(以1年期),银行三季度分为“两大阵营”:五大行把1年期存款利率上浮至3.25%,较基准利率上浮至1.08倍,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则继续把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用足,1年期存款利率较基准上浮至1.1倍,至3.3%。
由于上市银行都对存款利率做出相应浮动,因此16家银行的客户存款余额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本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出现了存款余额较去年中期出现下降,仅工商银行(601398)、交通银行(601328)、浦发银行(600000)、兴业银行(601166)、平安银行(000001)、北京银行(601169)6家上涨。
而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利率市场化起航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季),与上述数据同口径比较,仅中行、招行和平安银行出现存款余额下降。
“这恰恰说明从整体而言,利率市场化并未产生太大冲击,其作用更多的是引导了存款在银行体系内流动”,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至于新增存款,很多是从理财产品、股市资金、炒楼资金回流回银行的”。
去年,储蓄资金分流的最大一部分流向了理财产品。其中,撬动存款的最大杠杆应属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而这些产品中预期年化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当时要靠“秒杀”才买得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9月,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达13.35万亿元。2011年第三季度理财产品发行量出现历史峰值后,理财产品季度发行量持续下跌。从今年的情况看,连续两次降息后,短期银行理财市场早已“退烧”,就连长期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在4%-5%之间徘徊。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进入下行通道,收益率整体走低,部分资金回流成存款。
![]() |
||||
![]() |
![]() |
![]() |
郭晶晶婚宴3天仅吃住就300万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