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群人,他们代表最广泛的声音,他们在投资理财领域沉浮,他们不听空口号只要最真实的建议——他们就是成千上万的草根投资者。在机构、专家密集的新年预测中,他们内心深处却渴求最直抒胸臆的话语,这些愿望不仅仅是他们对新一年资本市场的美好愿景,更是新一年里各金融监管机构努力的方向。
储户
请让我知道买的是什么?
我压根儿就不知道我买的是什么,说明书看不懂,就连客户经理都讲不明白。
说起银行理财产品,我可以说是其忠实购买者。但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买过这么多次,我压根儿就不知道我买的是什么,连那冗长的名称我都记不住,说明书看不懂,就连客户经理都讲不明白。
记得两年前第一次到银行咨询有什么理财产品适合我购买,客户经理领我到公告栏前,上面打印了正在发售的产品名称,保本的、非保本的、45天-360天的、不同币种的等等。当时我就问了一句,这个收益怎么得来的,到期了能实现吗,不用我操作就能赚钱?没问题,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做完风险评估,购买的时候我和产品说明书见面了,白纸打印的足有五页,产品投向栏写着债券、期权等符合国家规定的金融产品。翻来翻去到底买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一锅烩呗。
听说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风险问题,怎么出的谁也不知道,因为客户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怎么运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当时给我也吓得一身冷汗,生怕自己也赶上这样的产品。
后来再买产品,风险提示语多了,但我的认知度还是很低。挂钩某一投资标的?产品触发某点达最高收益?这些晦涩的语言让我头大,所以我只能多买保本的产品。有同事还说我这投资方式太稳妥,高收益产品岂不是赚更多。不是不想碰,谁看到高收益能不心动呀,主要是看产品说明书就像“天书”一样,不敢碰。就好比看书,没看懂怎么好妄下评论。
去年监管层说要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简单明了,说实话我真没觉得现在银行在这方面有太大改变,新的一年里,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能否再通俗一点?
股民
希望郭氏新政有始有终
借用市场之手规范资本市场,让股票回归价值,我希望继续有新政出台促进A股市场化。
龙年过后,国内A股市场已在“郭氏新政”下运行了整整一年。在刚步入的蛇年,我希望市场在有所表现的同时,更希望“郭氏新政”可以有始有终。
一年间,新到任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新政频出,令行业格局渐变、风生水起,未来空间广阔、期待顿生。不过一年并不足以展开一位官员的宏图,旁观者也只能从诸多事实中条分缕析,试图管窥一二。
尽管在接近年末的时候,A股突然上涨,并最终以微弱的幅度收红上涨,但A股仍难逃低迷的情形。在我看来,市场行情低迷的背景下,投资资金想要获利,更加大了各方利益博弈的升级,尤其是市场与监管层层面的博弈。从近期QFII吸引新增资金入场可以看出,监管层政策更是深刻影响着市场。
不过,“郭氏新政”实施一年多以来,某些方面效果仍不明显。以上市公司分红情况为例,有统计显示,从已披露完毕的2012年中报来看,两市共有9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分红方案,较2010年中期的52家及2011年中期的54家增长近一倍。但进行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分红力度加大。数据显示,去年中期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中,分红金额占未分配利润不到一成的达到了半数以上,甚至略差于去年年报时的情况。此外,“郭氏新政”中的退市制度,由于最终实现退市的公司数量有限,也被认为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实际上,“郭氏新政”本质思想在于还权于市场,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借用市场之手规范资本市场,让股票回归价值。所以在蛇年,我希望继续有新政出台促进A股市场化。
不赚钱别收我管理费
基金公司总是强调看好长期投资,要坚持,可是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和我们同甘共苦呢?
我从2005年开始买基金,过去的八年时间我总结成一句话:八年基民史,满把心酸泪。我不指望在2013年基金能带给我多少盈利,要是不再不赚钱还大言不惭地收我管理费让我雪上加霜就很好了。
说起基金公司我有意见。钱没赚到也就算了,老换基金经理让我们基民受不了。基金经理水平差算我倒霉,可是您管理水平这么差,凭什么照收我管理费?话说得倒是好听,在挽留我们的时候,基金公司总是强调看好长期投资,要坚持,可是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和我们同甘共苦呢?
我们已经亏得这么惨,适当地降低一些管理费远远比那些空洞的话能安慰我们。要知道2011年您亏损5004亿元,可是照样拿走了我们管理费288亿元。去年新基金发行火爆,基金公司收到管理费只会多不会少。
我们知道,基金公司也有苦衷,你们收的不多,股票基金最多1.5%的管理费率,被动管理的才0.5%的管理费率,市场再好也只收这么多。
可是,能不能把这种已经过时的制度好好改一改。既然我把钱交给你打理,当然最主要是想赚钱,赚钱的时候你们多收点佣金无所谓,但赔钱的时候咱不收了行不行?
虽然今年“两会”后即将颁布实施的新基金法中,提出了基金管理费由持有人大会说了算的新设想,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小散而言,谁有精力和能力去召集一个持有人大会呢?到头来还不是基金公司的帮忙机构才有可能,而让他们互掐根本没可能。所以,我希望今年我们能等到浮动管理费率制的基金。
期民
保证金再降一点
我期望未来股指期货保证金率也能和商品期货接轨,达到5%-7%的水平。
现在国内期货市场保证金率水平较境外期货市场明显偏高,这与国内风险防范制度有关,加上很多期货品种都与外盘涨跌异步跟随,中国夜间时段境外期货价格的变动将会体现在次日开盘的一瞬间,所以境内很多期货交易品种都存在较大的夜盘风险,这也是保证金率普遍较高的原因。
我希望2013年期货市场交易制度能出现较大变化,例如推出境内期货公司代理境外期货交易试点,那样我就可以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参与纽约、伦敦等地的期货交易;同时国内期货交易所也应该推出夜盘交易时间,即国内期货交易所部分品种可以在夜间开盘交易,就像黄金T+D那样,以增加行情的连续性,也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同时也能在第一时间回避投资风险。如果国内期货市场真能实现24小时交易,那么风险防范制度也能有所松动,希望保证金率水平会有50%左右的下调。
此外,经过比较长时间的磨合,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平稳,即使在股指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股指期货也没有出现极端行情,目前最低12%的保证金率水平就有偏高的嫌疑,结合股指期货市场的运行规律,我期望未来股指期货保证金率也能和商品期货接轨,达到5%-7%的水平。
当然,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风险防范制度不能代替投资者自己的风险控制手段,投资者需要自己对自己进行风险控制,否则将会出现较大的投资风险。我知道外盘期货波动远比国内期货市场剧烈,如果真的出现夜盘交易,相信大家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交易规则,不会盲目跟风交易。
炒金者
黄金期货早点开夜盘
欧美盘也是买卖最活跃的时段,可咱国内期货市场不交易,真让人看着干着急。
老话说得好,“时间就是金钱”,更何况是惊险又刺激的期货交易。我做黄金期货有三四个年头了,也遇着过几次闹心行情,多半都是夜盘出的事。要说这黄金,全球金价的定价中心是在纽约和伦敦,所以欧美盘也是买卖最活跃的时段,可咱国内期货市场不交易,真让人看着干着急!
要知道,黄金期货的跳空缺口可是经常出现。尤其是周五的夜盘对于黄金市场来说更为敏感,因为每个月第一个周五,美国都要公布非农数据,金价都可能出现大动作,让投资者措手不及。去年6月1日的时候,黄金期货大涨3.7%,我这心里就打鼓,那天正好是个周五,下午收盘的时候我手里还捏着空单呢。晚上的时候,人家外盘金价因为美国经济数据不佳蹦起来了,咱手里的空单平不出去,急得我夜里睡觉都梦见自己看K线图呢!周一国内市场果然跳空高开了,我手忙脚乱地平了仓还是损失了几千元钱。要是能有夜盘交易,损失多多少少都能降低点。
听说这黄金期货夜盘已经被监管层提上日程了,希望早点变成现实。有了黄金夜盘之后,我还有个更大的梦想,就是能实现假期盘。这次春节长假,咱国内期货市场休市,国际市场可不消停,金价出现大跌,虽说我放假之前就把单子全平掉了,但这也少了个赚钱的机会啊。
说实话,我也明白延长交易时间会增大交易所、期货公司的人力、物力投入,但既然出现了问题,监管层也应当替咱们小投资者考虑,这期货交易的风险本身就不小,咱更得完善交易机制,才能让市场发展的更好,投资者更放心。
国债迷
更多银行可以网购国债
目前,只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三家试点银行,且额度不多。网购经常抢不到。
我的爸爸妈妈就喜欢买国债,每年都会买点,觉得无风险,且利率比银行定期存款要高。早在去年12月初,财政部已经公布了2013年的国债发行计划,爸妈也早就把发行计划表打印了出来,并确定好了购买日期和品种。
近五六年时间,国债热销,不太好买。每逢储蓄式国债发行,爸妈老两口就会早早赶到家附近的银行网点门口排队,有时赶上下雨,有时赶上大风、大冷天,悲催的是,很多时候还买不到。
我的希望是,新的一年里,购买国债可以更加方便些,能够通过更多的银行网购国债。
去年底开始,电子式储蓄国债可以网购了,对于爸妈这样的“国债粉丝”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网购的渠道较为有限,目前,只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三家试点银行,且额度不多。而且,网上银行只能办理电子储蓄国债的开户、认购、查询业务,提前兑取、质押贷款、非交易过户、资金清算账户变更等业务还是要通过柜台办理。即使是网购国债,大家也都是希望通过到营业网点方便的银行购买,若发生提前兑取可就近办理。
其实,像我爸妈这样六七十岁的老人,会简单地上网已经不易,若让他们能够通过网银成功购买国债则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上具体的操作步骤,因此,建议可以网购国债的银行在设计购买程序时尽量再简洁明了一点。
此外,网购国债的安全问题也是投资者最为担心的。近段时间常有消息曝出网上购物出现资金被盗等问题,银行在这方面也应多下功夫。
信托客
千万别撞上“黑天鹅”
希望信托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尽职尽责,为我们投资者把好这第一道关。
在去年底一连串飞单、到期难兑付、产品现巨亏等“黑天鹅”事件出现以前,我对信托的印象是收益高、风险不高;随着风险事件不断曝出,我也意识到“高收益高风险”不是空谈,蛇年只希望我不要撞上这类“黑天鹅”项目。
去年六七月连续两次降息后,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一年期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普遍在8%-11%之间,远高于债券、存款等的收益率,在我看来,信托依然是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的首选。但多家银行的飞单事件让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建信证大金牛增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1期)账面浮亏更是超过五成,由于无法主动退出令很多投资者有苦说不出;此外,中信信托三峡全通项目、平安信托“佳园”系列的一款36.5亿元项目也都遭遇兑付难题……
这些事例仅是冰山一角,一次和我的理财师闲聊,他毫不避讳地和我说,信托业过去两年呈爆发式增长,信托资产规模去年底已突破7万亿元大关,从概率的角度来看,信托产品爆发风险的事例必然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投资者在选择项目时也需更加谨慎,为了避免遭遇兑付危机,应首先关注其风控措施,尽量选择那些抵押充足且担保完善的项目。此外,信托投资的信息披露很少,也不乏出现一些融资方作假、募集资金投向不明的情况,在这里也希望信托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尽职尽责,为我们投资者把好这第一道关;另外,希望监管方面能够出台相关措施来规范市场环境,进一步约束信托公司及第三方销售机构的违规行为。
投保人
电销保险滋扰别再死灰复燃
通过盲目扰民一时误导获得销售业绩无疑是杀鸡取卵,成为规范保险市场的绊脚石。
保险曾经被视为过街老鼠,其中一大缘由就是因为电话销售无孔不入。我曾经无数次被保险公司的电销人员骚扰。
电销成本较为低廉,电销渠道及普通营销员曾经竞相借助通讯工具向陌生人推销保险,扰民行为及这一渠道的销售误导引起了我极大的反感。相信但凡接到过此类电话的消费者均有同感。
去年,保险监管机构将电销滋扰列为重点整治行列。目前,电销滋扰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愿今后别再死灰复燃。
以我个人感受来看,近两年,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都将整治保险销售乱象作为扭转行业形象的方式之一,严禁随号段拨打电话进行推销,要求各保险公司设立专属号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销售,督促保险公司公示专属号码接受社会监督。对于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保险销售人员在半年内不得重复呼出。
去年,各地不断传出电销扰民以及不实告知、夸大保险责任范围等被监管处罚的消息。尤其北京保监局针对电销领域开出新年的首张罚单即显示出,今年严禁扰民仍然是规范市场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通过盲目扰民一时误导获得销售业绩无疑是杀鸡取卵,成为规范保险市场的绊脚石。
但愿电销保险滋扰别再死灰复燃。可喜的是,目前行业正在加大“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正面宣传,正在培育成熟的保险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 周科竞 王丹 崔启斌 闫瑾 孟凡霞 孙哲 宋娅 刘伟/文 CFP/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