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银监局打造信用环境 推差别化信贷助力实体--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系列报道之一

浙江省银监局打造信用环境 推差别化信贷助力实体

2013年07月03日08:42    来源:人民网-银行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 曹华)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八项措施,将公众关注的焦点再次聚焦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有力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金融监管部门如何在操作层面落实这一方针政策?浙江省银监局副局长包祖明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省的实践是积极修补银企信用鸿沟,促进信贷资金更多流向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领域,同时审慎化解风险,以金融服务促进过剩产业兼并重组和新兴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修补信用鸿沟 促进增量贷款进入实体经济

业界认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过去几年中,信贷增量快速增长,很多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要么被地产市场吸收,要么在银行系统内“打转”。对此,包祖明表示,对已经形成的泡沫存量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处理,给出一定的时间慢慢消化和挤压。但对于新增贷款,监管机构一定要加强资金监控,密切跟踪资金用途。

包祖明指出,在经济形势承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的背景下,要促进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还要努力修复和加强银企之间的信任关系,夯实“信用”这一银行经营的基础和市场经济的基石。

据介绍,2011年下半年以来,浙江一些企业出现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对社会信用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企业之间、银企之间信用程度下降,信用环境受损,从而导致正常的银企资金流动受到影响。

为此,浙江省银监局在省内组织开展“提升信用品质、服务实体经济”主题活动,推动政、银、企三方合作,建立“会商帮扶机制”,积极培育良好的信用文化,为增量资金合理进入企业实体做好铺垫。2013年以来,浙江省银监局牵头帮扶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60多家。

信用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浙江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行业贷款的快速增长。今年1至5月,浙江省贷款余额最高的三大行业分别是制造业23209.18亿元,占全省总体信贷规模的36.97%,批发和零售业9609.95亿元,占比为15.3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418.46亿元,占比为5.5%。三大行业1至5月新增贷款1682.62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总量的64.60%。

差别化引导 做好信贷资金“加减法”

有专家指出,遵守“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就是要分对象做好信贷资金“加减法”。

据了解,浙江省银监局在“提升信用品质、服务实体经济”主题活动中强调,要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浙江省“四大国家战略”、“四大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区等重点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和绿色信贷,探索开展城镇化配套金融服务。加大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倾斜力度,单列信贷计划,确保增速不低于贷款平均增速。

包祖明指出,在减法方面,要按照中央要求,合理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地产行业的务规模,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针对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浙江省银监局还特别要求省内银行完善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信贷精细化和全流程管理,简化担保和关联关系,扭转过于依赖抵押担保的现状,有效防控“过度授信、多头授信”风险。

此外,浙江省银监局还要求将票据、代付、企业券承销等纳入风险管理体系,规范银证、银基、银保、银信等跨业合作行为,建立风险隔离和风险代偿机制,有效防范跨业合作风险和表外业务风险。

记者在浙江采访时了解到,除在贷款方向和风险防控上做出安排外,当地银行业还“多走一步”,一方面,积极发挥金融差别化信贷的杠杆作用,促进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帮助淘汰产能落后并且严重过剩的企业;另一方面,支持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

浙江省银行业已累计为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14个产业集聚区、42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和40个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提供金融服务。

(责编:曹华、刘然)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