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国内银行信贷损失或大幅上升

朱永康

2013年09月06日08:4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国内银行信贷损失或大幅上升

“未来几年内中国以资产计最大的50家银行的利润率将下降,但下降的起点较高。”据标准普尔日前发布的《中国信用观察:信用质量分化可能导致中国50大银行呈现不同程度的抗压性》报告表示。

对中国银行业而言,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最近一次信贷热潮所蕴含的风险似乎正浮出水面。

标普认为,未来几年国内银行信贷损失很有可能大幅上升。即使中国仍维持相对较强劲的经济增长率,但若中国政府更大力地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可能导致国内银行信贷损失意外大幅上升。

在此项针对中国资产最大的50家银行进行的2013年调查报告中,标普评估了中国银行业的信用前景。标普认为,在抗压性方面,大型银行和全国性银行具备一定优势;多数规模较小银行的资本水平可能会下降,部分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状况甚至会大幅恶化。

标准普尔资深董事廖强表示:“信贷成本攀升,利差收窄,以及非利息收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可能对银行利润构成三重打击。标普认为,未来几年国内银行的信贷损失很可能大幅上升。”

统计发现,过去几年内,国内银行除了资产扩张迅速外,另一显著特征是50大银行的合计市场份额占整体银行业的比重持续下降。2012年底50大银行资产占银行体系总资产的比率为84.3%,低于一年前的84.9%。

标普认为,50大银行市场份额下降主要反映了大型银行的资产扩张步伐温和。不过,除了大型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华子公司外,包括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其他类型银行的资产增长率要高于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如果同时考虑表外信贷,不同类型银行在信贷增长上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显著。2012年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或定期汇票)和信用证等常规表外信贷的增长速度放缓至10.3%,2006-201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曾高达44.6%。但据了解,很多小型和中型银行依旧通过银行间融资和非常规的表外会计处理方法追求激进的信贷增长。例如,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将资产和负债移出资产负债表。

过去几年来,特别是借由影子银行活动,帮助银行控制了信贷损失。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以及海外对中国出口品的需求减弱,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有所恶化。

     因此,标普认为大型银行设法增强资本水平,并借由温和的信贷增长和留存利润,维护融资和流动性实力,使得它们在应对中国经济放缓时具备一定优势,而大多数规模较小银行的资本水平可能进一步下滑。标普认为,尽管50大银行的官方不良贷款率大致相同,但政策性银行和小型区域性银行,尤其是那些总部位于内陆的银行,相比大型银行和全国性银行,遭遇信贷损失冲击的风险更大。根据标普的统计,资本水平最低的的商业银行中,区域性银行占主导。部分银行由于持续的放贷热潮,其融资和流动性状况甚至可能会大幅恶化。

报告指出中国50大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正变得益发困难。廖强称:“若那些严重依赖银行间融资的区域性银行遭遇严重的信贷损失和潜在的储户挤兑,我们预计会对整体银行业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

报告还指出,标普预计,当经营环境趋弱时,缺乏竞争优势的小银行,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他们认为,未来几年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银行将收购弱小的银行,来增强自身的市场地位。

廖强表示:“标普认为规模较大的银行,尤其是全国性和大型区域性银行,可能引领这波由市场推动的大规模行业整合,而在市场繁荣的时候这类整合是很难实现的。但整合的步伐将取决于当前信用质量下降的严重程度。”

(责编:曹华、刘然)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