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大型商业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该行近日正着手细化和完善资金转移定价(FTP)方案,并预计在明年初将正式实施FTP计价和考核。
在谈及对FTP所进行的内容调整时,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会加快对现有FTP定价系统的升级改造,将金融市场业务统一纳入全行FTP定价体系一并管理;另一方面,将由手工简化计价向系统精细化计价过渡,进一步提升转移计价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什么是FTP?根据定义,FTP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其中,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即FTP价格。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上述银行对FTP调整的重点在于对FTP价格的设定上。计价方式、规则以及调整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如在计价方式上,该行表示,将依据业务种类和期限特征,对归属相关部门管理的产品科目余额施行打包计价的方式。
加快推进FTP定价机制已不是个别银行的行为。据记者了解,目前五大行已建立起包括资金转移定价在内的各项定价系统。同时,也相应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定价机制。即便是资金转移定价能力、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金融机构也在努力推动此项工作。
就在今年年初,东北某地城商行专门举办了FTP定价培训会。会上,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利率的波动和风险不断加大,加之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逐步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迈进,这对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为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加强产品定价机制,客观准确地评价各经营单位的经营成果,决定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这一新型管理模式。
在分析这一现象时,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赋予了商业银行更多的自主定价权,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尽快学会科学定价。而在所有定价体系中,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即FTP定价尤其重要,这是因为FTP定价是银行产品定价的基础。通过FTP的量化结果,银行可清楚地量化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从而在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获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定价策略。
对商业银行来说,FTP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已十分迫切。根据央行下一阶段利率市场化的工作思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从在银行间市场上发行同业存单入手,待条件成熟时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而记者获悉的情况是,同业存单业务即将于近日开展。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同业存单业务的开展不仅涉及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还涉及FTP定价等多个方面。因此,这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FTP的完善成为同业存单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而考虑到上述银行选择在同业存单业务即将开展之际完善FTP定价机制,由此更表明了两者的密切关联。
据悉,此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单笔业务资金定价大多采用在单一的业务层面或产品层面计算净收益的机制,其仅能计算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的盈利能力。而在眼下愈加复杂的银行经营环境中,既要从整个银行的层面又要从单个业务要素的层面来看待银行的盈利情况。
上述商业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谈及此次推动FTP工作的目的时表示,其直接目的就是为完善部门间内部资金定价管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业务经营的引导作用以及科学衡量该行资金营运成果。
事实上,部分商业银行对FTP仍不甚了解。王勇认为,我国FTP定价机制虽然出现时间较早,但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仍属新鲜事物。
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也引发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心。他们认为,在未来市场化的利率体系下,对价格、成本、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将是商业银行构建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核心。如果定价机制不能得以改善,价格的恶性竞争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净利差越变越薄,最后无法覆盖银行自身经营的风险、成本和资本回报要求,导致金融机构经营出现危机。
王勇认为,FTP定价机制的滞后不仅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而且不利于商业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资金利用率低,商业银行无法形成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所以应进一步加快FTP定价机制的完善。
FTP定价机制的完善还将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管理的加强。在谈及完善FTP定价机制的整体思路时,上述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兼顾流动性管理”是此次完善定价机制的思路之一。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