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支招大學生就業:不要都想"玩金融賺大錢"--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經濟學家支招大學生就業:不要都想"玩金融賺大錢"

2013年06月09日07:5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在一年一度全國高考的首日,正在天津研判國家經濟走勢的眾多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們,不約而同地聊起了一個“接地氣”的話題——大學生就業。

  7日在天津舉行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擔任論壇主席的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夏斌說,今年高校畢業生達到史上最高的699萬人,政府已經宣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大學生創業補貼、貸款擔保、就業補助等。他建議,眼下政府可以緊急撥付一定的財政資金,鼓勵畢業生再參加一到兩年的免費求職培訓,幫助他們轉行,一方面便於延遲就業壓力,另一方面改變他們的求職方向,應對許多專業學生找不到工作、又有許多行業找不到勞動力的現狀。

  夏斌說,中國許多大學生都想“玩金融”、“賺大錢”。過去一些年裡高校擴招,但專業設置滯后於市場,許多大學開設了金融、貿易等“賺錢”的專業。“哪有那麼多就業的機會?”他認為,德國的經驗值得借鑒。德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高級藍領的工資高於普通人,民眾的心態也很清楚,並不搶破頭去學金融。

  與會的7位首席經濟學家的一個共識是,中國經濟仍將放緩,而這將對就業市場造成壓力。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的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說,中國經濟的增長要明顯低於預期,同比來看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幅達到7.7%。但是他提醒大家關注,環比增速僅為6.4%,這是2009年以來最低的增速。

  中信証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說,我國宏觀經濟的走向並不是沿著2012年第四季度的增長速度回升,反而略微有所放緩,從用電數據、價格指數等來看,還有放緩的空間。

  用夏斌的話來說,我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時期,經濟增長速度會“下一個台階”,這將是一個常態。中國經濟必然會從過去兩位數增長的平台,邁向相對趨緩的平台。“這個趨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力量決定的,並不完全是經濟周期問題,也不是宏觀政策力量、宏觀調控所能簡單支配的。”

  諸建芳指出,經濟放緩造成就業壓力,然而大學生目前的就業狀況與經濟相對低迷的狀態“關系不是很大”。 即使經濟增速短期內有所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率也不見得提升。“目前大學生就業率比較低,很大程度上跟知識結構,還有競爭力方面,還有就業的觀念以及取向有很大的關系。”

  他提醒,今天的就業形勢與前幾年很不相同,過去中西部地區沒有成長起來,許多就業機會“壓”在東部。現在中西部地區已經起來了。

  朱海濱認為,2012年是中國勞動力市場很重要的一年,適齡勞動人口第一次出現下降。從人口結構來說,勞動力市場不存在供大於求的情況。最大的問題是結構性失衡,一方面制造業太多的企業招不到合適的技工,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非常難,勞動力市場需求和供給不匹配。“高考擴招之后產生出來的人才是不是社會需要的,這個是很成問題的。”

  他建議,短期內可以考慮對大學生做一些職業培訓,從中長期來看應該考慮,是否應該配合國家的經濟結構,在教育上做出相應的調整,高等教育制度是否要沿襲過去。比如,是否可以參考德國的模式,學生從初中開始分流,隻有一小部分繼續向普通高等教育發展。

  在富國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袁宜看來,在危機當中,我們還能看到一些機遇。與日本、韓國等一些國家不同,我國同時經歷了人口紅利拐點和“劉易斯拐點”,曾經長期享受的勞動力適齡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高、勞動力工資水平偏低的紅利逐步喪失。而如今,大學生就業發生了很明顯的結構性問題,供應顯著增加,會導致工資水平維持相對偏低的狀況,可能會帶來“工程師紅利”。如華為、中興等企業每年招聘大量的應屆畢業生,這類使用學歷層次偏高的工程師的企業,在全球市場會產生顯著的競爭優勢。

  諸建芳的另一個觀點是, 經濟放緩會產生一些痛苦,比如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從政策角度需要採取一些短期措施來緩解這種痛苦,同時也要考慮一些中長期的辦法。從經濟政策上,政府應該考慮到短期和長期的平衡,盡可能使大家接受中國低水平的增速,而不是繼續“追求快一點的增長”。 (本報記者 張國 實習生 祁暢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棟、劉然)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