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背景下,在质量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年预定的增长目标。尤其是去年四季度GDP增速的回升,预示着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扭转下行势头经济开启新的增长周期
与以往两位数的高增长速度相比,去年7.8%的GDP增速确实不算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最近13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然而,我国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保持过高的增长速度,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需要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些,保持适度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出现回稳,说明稳增长效果明显,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更重要的是,2012年四季度经济增速的反弹,结束了此前连续7个季度的回落态势,释放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为今年经济的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从经济运行周期来看,我国经济实现筑底反弹,开始步入了新的经济增长周期。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去年我国经济实现增长“稳中有进”实属不易,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仍属较高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央及时采取稳增长政策。
在政策的推动下,需求的缓慢恢复推动经济增长实现预期目标。在当前我国“高储蓄、高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内需中的投资性需求对于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去年我国虽然并未启动类似“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但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速度加快,开工项目增加,使得我国投资增速在全年保持了平稳增长。与此同时,消费成为“三驾马车”中唯一全年加速的角色。
内生动力有所恢复 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效益
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今年全球市场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也有所恢复。宗良认为,虽然欧洲经济继续下滑,但是美国经济出现温和好转,新兴市场发展较快,总体来看,我国面临的外部市场趋于好转。从国内来看,经济的企稳反映出国内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今年我国稳步推动城镇化,将带动需求的增长。
今年内外需的继续恢复有望推动我国经济继续朝向好的方向发展,扭转此前持续两年的放缓趋势,全年经济增速超去年维持在8%以上概率很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从目前国内外形势分析,2013年我国经济仍可能面临投资过热的风险及物价走高、房价反弹、资本流入、货币升值四个方面的压力。
其中物价走高的压力尤为值得关注。去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较大幅度反弹,预示着今年CPI可能步入上行周期。虽然物价仍处上行初期,上涨幅度会较为平缓,但也不排除若出现大规模货币冲击或输入型因素的影响,2013年通胀形势将呈现更加严峻的可能。唐建伟指出,如果出现投资过热和大规模外资流入,2013年物价上涨就可能演变成新一轮通货膨胀。
当前,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同时,我国更需要关注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宗良建议,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良性转变。
唐建伟认为,从深层次原因分析,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重要关口。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应从原来粗放的、依赖投资驱动的转向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体现在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两方面。从中长期来看,唯有逐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是重启中国经济新增长周期的关键。
货币政策稳健不变 对实体经济增长保驾护航
去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调控节奏明显提高,更加注重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为全年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物价低位温和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环境。
今年初召开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这为今年的货币政策定下基调,指明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今年政策目标侧重以及拿捏程度很有可能与往年有所不同。控通胀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今年物价上涨压力要大于去年。预测在充分考虑控通胀因素的基础上,稳健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防风险四者之间寻找合适的均衡点。
合理运用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是今年调控手段的主基调。市场人士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调下将继续“灵活审慎”,信贷总量会保持平稳增长。在投资需求大幅回升的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将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改善会使得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较强。唐建伟指出,社会融资规模依然会继续扩大,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适度增长将使市场流动性保持总体充裕状态,实际融资成本也会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庞东梅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