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关越
一笔9000多元的信用卡欠款莫名其妙地记在了自己名下,上海市民张志华为此上了央行征信系统的“黑榜”,几个月的奔走屡遭银行推诿一无所获,而最终要靠法院的一纸传票来为自己正名。
类似的信用卡“乌龙事件”近年来频频出现。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目前各家银行为抢占信用卡市场而大量发卡,从而出现了一些审核粗糙、把控不严的现象。而更让人寒心的是,银行对受害人的漠视和滥用征信记录的做法,使得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屡受侵害。
市民误背“黑锅”告银行
近日,因被误上央行征信系统“黑榜”,上海市民张先生将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双双告上法院,并获受理。
据了解,事情源于去年张先生向多家银行申请贷款都因信用问题而屡屡碰壁,此时他才发现,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将一笔9000多元的信用卡欠款算在了他的名下,并上传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自己因此莫名其妙地上了央行征信系统的“黑榜”。
奇怪的是,张先生从没有办理过光大银行的信用卡,那这笔信用卡欠款又从何而来?记者了解到,张先生的身份证曾在2009年2月遗失,并向公安机关报失,因此可能是身份证被人冒用去申请信用卡并透支,所以才有了信用不良记录。
更令张先生愤愤不平的是,自从2012年10月发现自己被银行剥夺“信用”之后就开始找到光大银行消除这一记录,尽管银行也查到申请人资料和张先生实际资料完全不符,却迟迟没有任何下文。
记者获悉,在收到法院传票后,虽然光大银行已经删掉这条不良记录,但张先生表示仍将继续上诉。据了解,目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对此案已提出管辖权异议。
信用卡缘何纠纷不断?
事实上,张先生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这几年被冒用身份证办理信用卡或者信用卡被冒领、盗刷的一系列“乌龙怪事”屡屡发生。这一方面和用户没有树立良好的信用维护理念有关,也和相关银行发卡把控不严有关。
“前几年信用卡业务跑马圈地盲目扩张,风险把控不严而造成的类似纠纷时有发生。”上海某银行信用卡人士告诉记者。
“银行为占有市场份额,只追求发卡数量而忽视审核环节,甚至有的银行在办卡过程中从未见过申请人。”银率网分析师董云姣指出,另外,一些银行忽视对客户进行最低还款额、年费免收期限、利息计算方式等注意事项的提示和告知也是导致信用卡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而相关监管部门未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规范,也使得各银行在利益驱使下陷入“疯狂圈地”式的竞争。
征信记录大棒不应随意挥舞
和张先生一样在央行征信系统上莫名产生不良记录的市民并不少。“一般情况,谁会没事去查查自己的征信信息?银行在把持卡人纳入‘黑榜’前,为什么没有告知的过程?央行征信中心难道看到商业银行上报就登记上传,没有相关的审核与监督吗?”网友的一连串疑问反映了不少信用卡用户的心声。
专家指出,信用“污点”记录旨在唤醒消费者的信用意识,当下我国的征信体系还有很多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如缺少反馈程序,用户往往上了“黑榜”还不知情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征信“黑名单”也不应成为银行等机构随意挥舞的大棒,应注意区分究竟是恶意拖欠还是事出有因,这样既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金融消费者的尊重和保护。 据新华社
(来源:滨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