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个食品救济处,众多失业者排队领食物。年轻人失业率高,是造成欧洲“啃老族”增加的重要原因
欧洲经济危机令不少年轻人失业,被迫和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过上“啃老”生活。德国《明镜》周刊近期援引调查数据报道,希腊、马耳他等国年轻人中,“啃老”族比例超过50%,为全欧最高。在葡萄牙、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则有超过40%的25岁至34岁年轻人没有正式工作并与父母住在一起。
欧洲国家如何看待“啃老”现象?年轻人对社会有何期望与失望?对自己的未来又如何考量?
葡萄牙:出国谋生路
2012年,葡萄牙失业率高达到16.3%。在这支失业大军中,年轻人占相当大比例。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葡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比例高达38.7%,其中不少人长期失业,生活难以为继,不得不与父母同住。
记者在里斯本郊区一家失业救济中心采访时,遇到19岁的小伙子安德烈·里贝罗。他和其他不少年轻的失业者一样,赶在黎明前排起长队,等候领取失业救济金或做失业登记以期早日找到一份工作。
里贝罗在一家餐馆干了6个月后失业。更不幸的是,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他还不够资格领取救济金。按照葡萄牙法律,在过去两年内至少工作满360天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救济金。
里贝罗说,他也希望有自己的居所,但目前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没有任何收入的他别无选择,只好继续和母亲住在一起。他对尽快找到工作不抱多大希望,因为他不相信这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会迅速好转。
葡萄牙社会学家莫伊塞斯·桑托斯说,“啃老”在人们眼中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尤其在眼下经济低谷时期,与父母同吃同住更是在情理之中。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大多数葡萄牙人并不觉得孩子“羽毛丰满”后必须另立门户、自食其力。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与经济危机没有太大关系。许多葡萄牙年轻人不知道如何独立生活,父母也不教育他们自立。有些父母反而认为孩子在身边更踏实。
然而,对30岁的雅伊梅·费纳来说,情况却有所不同。他没有找到工作,与父母同住,但母亲对此颇有微词。他无可奈何地说:“我当然也想有房子,但我没钱。”他承认在葡萄牙找到一份工作希望不大,因此想出国打工。
为解决失业问题,葡萄牙政府鼓励失业者海外谋生,首选之地包括法国、瑞士、卢森堡和英国,也有葡前殖民地国家安哥拉和巴西。据葡萄牙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到国外找工作的葡萄牙人比例比上年激增85%,预计2012年有10万人出国工作。
28岁的若泽失业3个月,正准备出国打工。他说,他曾在马德拉岛工作过11年,但如今那里的就业情况比里斯本还糟。他的母亲5年前就到法国工作,因此他也准备去法国与她会合。
“有人让我去那里开卡车,”他说,“我以前从未有过出国打工的打算,但现在,别无选择。”
![]() |